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20 13:1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朱正浩
分享到:

 

  (三)世界经济的波动因素:台湾不得不倚重于两岸经贸

  在过去的2009-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虽然2013年全球经济成长率较2012年有所回升,但是全球经济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未来的经济情势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而从美欧日中各国近期推出的政策,如欧元区对债务国的放款、美国持续推出QE、中国大陆推出1兆人民币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方案、日本的货币和经济刺激政策、澳洲央行调降利率等措施,则显示2013年以后全球经济局势仍机遇及挑战并存。然而,以中国大陆、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一支独秀。2012-2013年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成长贡献维持在2%以上。未来5年,城镇化成为中国大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共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7次,城镇化在未来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预见,在未来新兴经济体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大陆将是其中的主要力量,并为拉动世界经济持续贡献力量。

  在这样的情势下,虽然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性日益加深怀有顾虑,然而从现实看,未来台湾将不得不更多倚重于两岸经贸,并着力服务于"继续推动两岸和平和繁荣"以及"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的总体目标,台湾朝野主流认识到:"过去两岸敌对,让我们丧失了参与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未来的黄金十年,我们要找回台湾人失去的光环"[8]。

  (四)两岸经贸不对称因素:两岸合作敏感性和广阔空间并存

  两岸贸易和投资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依赖现状: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地、第一大贸易顺差地、第一大出口地及第二大进口地;台湾则是祖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多年来,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含香港)已经占到其对外总出口的40%左右,而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虽然绝对数额从2003年的90.05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351.12亿美元,然而其所占比重却从2003年的2.05%下降到2011年的1.85%。同时,两岸投资也体现出极强的不对称性。虽然马英九首任内积极推动陆资入台,但受限于相关配套法规的有待完善以及岛内反对势力的影响,导致陆资赴台受到资金准入、项目审批、人员往来等诸多限制。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显示,截止2013年6月,台湾方面累计核准陆资赴台投资件数仅413件,核准投资金额为7.2亿美元。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消极管制是导致今天两岸经济体总体层面的不对称特征存在的重要原因,这也使得马英九当局在两岸经贸往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台湾朝野仍会担心两岸经济的不对称、相互依存可能会带给台湾以较高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以"陆资入台"为例,自马英九执政以来,对于陆资入台的态度,马团队一直徘徊在积极引资和保护台湾"安全"之间,一方面在岛内外经济情势的压力下不断放开"陆资赴台"的领域,另一方面,对"陆资赴台"对台湾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则担心更甚。这种纠结的心态,究其根源,在于随着两岸交流已经进入深水区,"先经后政"的交流策略限制了两岸交流的大发展,因为任何经济合作都不能独立于政治互信之外。

  这样的不对称性就意味着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在未来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以及台湾力争免于被"边缘化"是必然的趋势。可以预见,未来马英九当局将通过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合作的落实和深化来消减两岸经贸往来中的不对称特征。同时,为了使两岸经贸关系能够深入和永续发展,克制岛内的敏感心态,突破"先经后政"或者"只经不政"的思维束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与大陆发展更多的共同价值和建立可行的合作机制,不断累积两岸经贸深入发展所需要的政治互信是马英九当局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二、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中的政治性格因素

  学者徐青(2012)研究总结马英九的政治性格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儒家政治人格的基本修养,信奉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从政节操;二是能远离"权力弊病",自律严格;三是严格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马英九凡事追求完美、事必躬亲的性格;四是国民党的党性坚强,强力主张改革;五是马英九"高自尊"和"低复杂性"的性格特点导致其政治敏感度低[9]。

  在两岸经贸关系的处理上,马英九重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建设,顶住了岛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士大夫式的政治性格。另一方面,自马首任以来,从"八八水灾"、"预防甲流感"到近期的"油电改革"、"核电建设投资"、2013年1月的"呛马大游行"、马行政团队的频繁换将以及最近的"王金平关说"事件的处理上,也反映了马英九处理危机能力的低下以及他的执政团队选人失当。马英九本人太拘泥于法律的框框,缺乏大开大阖,注定了他的执政团队守成有余,创新开创不足。这样的政治性格对于当下需要突破创新的两岸关系发展而言,有些勉为其难。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上,马也有着明显的单边思维,在所谓"台湾优先"原则下,对台有利即开放,不利则收缩,使得两岸经贸关系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对等性,不利两岸经贸关系的行稳致远、持久发展[10]。大陆学者唐永红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马英九做事谨小慎微……特别听得进去反对者意见……马在签订ECFA时不能大开大阖,导致台湾百姓感受不到ECFA带来的实惠。"[11]在"陆资入台"这一问题上,马英九当局颇多顾虑,设置重重障碍。2012年马行政团队推出的鼓励大陆台商回台投资的政策,反映出马英九当局对新形势下两岸经贸不对称互赖性的深刻焦虑。

  三、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一直是影响马执政团队大陆经贸政策的重要因素。马当局目前的大陆政策目标与美方存在着高度的重合。马英九首任以来一直强调在"不统、不独、不武"的基础上维持台海现状,这样的政策诉求与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一个中国,维护现状,大陆不武,台湾不'独'"的政策不谋而合,受到美国的充分肯定。自2008年以来,由于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力出现下降趋势。同时,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调整,从目标到主要措施,虽然都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意图,但关键在于不是与中国对抗,而是要"借重与牵制"中国。所以,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调整,没有也不会增强美国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战略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因素会通过以下途径对马两岸经贸政策产生影响。

  第一,支持马英九当局两岸经贸政策总体趋势不变。由于马英九推动两岸经贸深入发展,与美国台湾政策有着相当的交集,并未挑战美国台湾政策的底线,马第二个任期内两岸经贸领域的深入合作对社会、政治、军事等敏感领域的外溢效应还不能太乐观[12]。鉴于此,美国对于两岸经贸的深入发展乐得展示高姿态。

  第二,事实上部分化解了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面临的岛内压力。美高层官员一再赞赏马英九致力改善两岸关系,有助于增强马推动两岸和解政策的信心,遏制了民进党借攻击马两岸经贸政策操弄"统独"议题的气焰,化解岛内民众疑虑,引导其继续朝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迈进。

  第三,支持马团队拓展"国际空间"。美官员及学者更一再宣称,"要看到台湾有真正的国际空间",奥巴马呼吁中国大陆应给予台更大的"国际空间",否则将削弱马英九的执政地位等。而马英九当局也是心有灵犀,在两岸关系的博弈中积极利用美国因素,把祖国大陆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经贸空间"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未来的两岸经贸政策的延伸和附加条件。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