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
(三)在缺乏可持续的利益推动下,乡土社会的封闭性将可能成为农民合作之路上的绊脚石
从目前合作社发展的情况而言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和封闭性造就的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成了维系着合作社的纽带。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绝大多数人不了解合作社是什么,继而也不想通过合作社来增加自己的收益。另一方面,农民是朴实和讲究实际收益的。目前,农户通过参加合作社所获得的收益并不明显。一旦当合作社的利益得不到持续性的提升时,将会大大打消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使合作社的规模难以扩大甚至停滞不前。
(四)农村人才的流失、农村精英在体制中的游离将会进一步影响社员的收益
目前,L县的合作社大多数是由能人带动的。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个能人带动一个合作社”的报道,社长已然成为他所在合作社的代名词。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社长的胆识和责任心以及奉献精神对于合作社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人才匮乏也将成为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凸出问题。长久以来,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下,资源总是向着生活环境较好、回报率较高的城市流动,就连人力资源也不例外,有胆识、有干劲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谋生了。在一个乡村,很少发现年轻人的存在。人才的流失,精英的游离,为合作社的发展又增加了一道难题。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研究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处在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博弈激烈化的所构成的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那么如何有效推动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健康成长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2013)中,国家认为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因此,课题组将“顶层设计”设计的思维引入到推动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机制中,从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战略上强调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力求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调制度层面应当为合作社资源获取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搭建一合理的平台。另一方面,合作社自身应当秉承“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注重自身的探索与创新。
(一)在夯实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联结机制,实现政策的可操作化,推进政策由“指示、扶植”向“指导、服务”过度
在对胜利果乡合作社的调查中我们得知,合作社的发展近年来一直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究其根源,它的病灶并不在于国家政策,而在于政策的落实。由此,建立一个上行下效的完善的政策联结机制,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通畅,才是最根本的。很多时候合作社面临的处境便是:政策、法规颁布晚于实践,优惠、奖励难于实践。因此,要保证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夯实政治认同、坚持依法监管、加强指导服务,创新金融模式。
(二)在打破农村“生活堡垒”的基础上,逆转乡村原子化倾向。尊重农民意愿和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合作社真正成为代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一直以来,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多是依靠外力推动,而忽视了农民自身发展潜力的开发和培养。随着惠农政策几近饱和,而农村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因此,只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农民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树立农民本位思想,打破长期形成的生活堡垒,变“原子化”为“联合化”,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以激发农村内部的活力。
(三)在抓住转型期的乡村社会由“欲望”到“需求”过度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教育,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宽松的舆论氛围,通过利益驱动实现村民对合作社的态度由“从旁观望”到“主动入社”的转变
农民素质欠缺和利益驱动不足构成了制约现今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合作社对社员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却生存在一个以盈亏决定存亡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这种竞争环境决定了利益对于活动主体有着不可比拟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利益机制是决定一种组织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包括农村合作社在内的各种经济联合体都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合作社?”、“有没有加入合作社?”等问题时,普遍回答是“不太了解”、“还在观望,有分红就入。由此可见,具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
(四)在认识到乡村社会里普遍存在的“能人效应”和“长老权力”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合作社企业家,留住精英,保住能人,打破农村“精英游离”的怪圈
在调研期间走访的村镇里,我们普遍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农村经济的闭塞与落后,包括农村能人、精英在内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使得发展合作社缺少所需的人才。原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力量的合作社现在由于人才问题也“自身难保”。农村丧失了发展的新生力量,因而依旧缓慢地进行着新陈代谢,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很难有质的飞跃。于是“精英游离”的怪圈便出现了。所以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将人才留在农村显得十分重要。
综上四点。我们认为在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良性运转中,政策是粘合剂,农民的主体意识是助力剂,利益驱动是强心剂,能人效应是润滑剂。我们相信只要正确树立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发展观,将以上对策落到实处,在基于“四位一体”的前提下,实现从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出发落到全面协调推进,从新时期新要求出发落到科学发展,从农村经济发展深层矛盾出发落到深层矛盾解决。唯有如此,新型农村合作社才能在时代的积极选择中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二元对立的不二法宝。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楼栋,常青.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学习论坛.2011(12).
[2]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情况报告.2011年8月9日.
[3]吉林农网.L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1月22日.http://2010jiuban.agri.gov.cn/ztzl/xnc/qt/t20100122_1420925.htm(2013年11月23日引用).
[4]全国人大农委法案室.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的基本状况.中国人大.2006(21).
[5]聂高民.“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内涵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12(8).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一篇》,新华网,2011年3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6/c_121193916.htm(2013年11月23日引用).
[7]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2013年11月12日.
[8]刘彤,朱兴涛.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9(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