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公共品供给与西藏农牧区社会稳定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5 17:3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林波
分享到:

 

  数据来源:根据《西藏统计年鉴(2013)》整理绘制

  (二)农牧区公共品供给依然存在的问题

  在西藏农牧区公共品供给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西藏农牧区的公共产品供给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西藏农牧区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西藏城镇地区与农牧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分配不均

  西藏地区的公共资金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农牧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明显偏少。2010年,西藏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有4160619万元,其中城镇为4054318万元,农牧地区为106301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农牧地区的5.26倍①。由此而相应导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明显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呈现越拉越大的趋势。

  图2:西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数据来源:根据《西藏统计年鉴(2013)》整理绘制

  (2) 按地区划分,各个农牧区的公共品供给分配呈现差异

  因为数据的局限,作者无法获取西藏各个地区的公共品供给的具体情况,但是从各个地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地区下辖的农牧区在获取公共品时是不均等的。

  根据《西藏统计年鉴(2013)》显示,按地区划分,2012年拉萨市下辖的农牧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082元,昌都地区为4962元,山南地区为6056元,日喀则地区为5165元,那曲地区为5586元,阿里地区为5452元,林芝地区为749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林芝地区与人均纯收入最低的昌都地区相差2536元。

  四、 西藏农牧区公共品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城镇—农牧区”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体系

  要加快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减轻农牧民负担,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二元、非均衡的“城镇—农牧区”公共品供给制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的方向,加大对农牧业和农牧区的投资力度,建立“城镇—农牧区”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向城市和农牧区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农牧民平等的与城镇居民一起享受均等的公共品资源。

  因此,西藏自治区应按照“城镇—农牧区”统筹发展的要求,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牧区和农牧业的转移支付力度,给予农牧民以更丰厚的国民待遇。

  (二) 优化农牧区公共品供给的决策机制

  当前,自治区农牧区公共品“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并不合理。一些领导存在地区偏好,由此而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各个地区下辖的农牧区公共品供给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农牧区公共品供给,不是由农牧区内的农牧民按需求决定,而是由外部政府或组织按个人偏好来决定的现实,使得优化农牧区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农牧区公共品归根结底是一种公共产品、公共资源,而非某些决策者说给谁就给谁、谁给哪个地区就给哪个地区的私有之物。在农牧区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定时,应真实、客观的了解各个地区最急需、最迫切的公共品需求,按需供给。同时,应保证来自基层的声音可以“下情上达”,保证上级政府决策的有效性。(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本文系“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基金”资助

  注解

  ①参见吕翠苹、次旦央宗:《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现状及财政政策建议》,西部经济管理论坛,第24卷第1期,2013年1月。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