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价值观引导上的两难困境(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12 21:1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代征等
分享到:

 

  另一方面,因为网络游戏的易进入性和对各年龄段人群的超强吸引力,所以围观在网络游戏世界中的人物是鱼龙混杂的,再加上网络游戏本身具有的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引导,致使部分游戏文化糟粕大于精华。如网络色情、暴力等文化因子,给青少年玩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极有可能使他们除了沉迷于游戏之外,还会对声色犬马等庸俗生活产生向往。同时,网络游戏的娱乐性、消费性与庸俗性等特质,对树立青少年严肃活泼的主流价值观也具有负面抵消作用,长期沉湎于游戏之中,必然使青少年现有的价值观走向庸俗化。

  文化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无法阻止的,像这种不由官方控制的民间文化,要介入干预都比较困难。只要有人玩网络游戏,就会产生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网络游戏文化,就会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加之这一文化的双重性,虽然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有部分的正面引导价值,但其更大更多的是侵害青少年应该接受的主流价值观,逐渐使青少年走向非主流的方向。因此,如何加以干预与引导,减少网络游戏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成为了一个难题。

  三、网络游戏作弊行为——传统游戏精神的时代冲击

  网络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游戏精神,如公平合理、乐于助人、重视团队利益,秉持某种正义或者道义、锄强扶弱、维护正义、侠义精神等;或者更高境界的,除了在游戏的过程中释放身心的压力外,还能领悟到某种哲理与境界,如天人合一。这些本该是网络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应该去寻求的精神或者乐趣,也是青少年经由网络游戏所该领悟到的正能量。然而,网络游戏开发商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或者对游戏本身的技术漏洞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发现得不够及时,加上某些玩家出于寻求快速胜利或者狂虐他人乃至报复“仇家”等目的,使用外挂等作弊行为,致使网络游戏本身具有的游戏精神或者健康乐趣也随之而毁于一旦。

  对付作弊,游戏开发商历来的办法是不断通过技术手段发现并填补漏洞,从而杜绝作弊的外挂,这似乎看起来是个很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无论怎么不断地填补技术漏洞,外挂等作弊行为依然无法阻止,一个漏洞被填补了,很快又有新的漏洞被发现,于是新的外挂随之而来。开发商与外挂玩家就像是在玩一个无止尽的捉迷藏游戏。另外,有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几个玩家之间不需要通过特殊的外挂软件,只要几个相互认识的玩家凑在一块便能作弊,典型的如QQ游戏中的升级,还有现在很流行的三国杀等桌游,这类游戏的作弊方式极其简单,却无法杜绝。

  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休闲、娱乐,就他们玩游戏的初衷来说,直接以学习为目的的较少。如果能在网络游戏的过程中领略到游戏内在的游戏精神,培养起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孕育起正义感与责任感,那么这真的可以算网络游戏促进了他们价值观的发展。然而,青少年玩家通过作弊快速在游戏中取得胜利,或者实现“抱负”或“报复”,或者因为哥们义气选择一起作弊,虽然达到了玩乐的目的,但偏离了玩游戏本该寻求的游戏精神与健康乐趣,而这恰恰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网络游戏作弊行为的消除将是网络游戏价值导向的又一难题。

  四、多方联动——网络游戏青少年价值观导向的必要之策

  对于网络游戏的风靡,与其堵截,不如疏导, 这既需要从网络游戏的设计开发入手,又需要从行政监督上管理布局,还需要教育青少年的理性自觉。加强网络游戏传统精神的弘扬,通过利益多方的共同努力,方能趋利避害,实现正向价值引导。

  (一)网络游戏设计的价值引导

  网络游戏开发商要在游戏的设计中注意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加入防沉迷设置。游戏设计要分类分级,开发专门针对青少年年龄阶段的游戏, 优先嵌入爱国主题、历史文化、审美意识、民族精神、创新意识、人伦情感等价值观要素于游戏环节和游戏背景之中,对大型民族、历史题材游戏,应作出指导性说明。

  (二)网络游戏监管的价值引导

  一方面,应加强对游戏进入市场的审核,完善网络游戏分级准入制度和实名参与制度,加强对网络游戏尤其是对境外游戏进入的审核;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韩国明确规定 16 岁以下人群适宜的网络游戏不能存在 PK 和暴力血腥内容,美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年龄准入和销售规定,对网络游戏登陆认证实现实名准入,根据年龄选取合适的游戏关卡或游戏类型。另一方面,对网络游戏参与的主体和环境实现过程监督[4]。网络游戏要借助网络与计算机,应优化网吧和家庭两种游戏环境,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文化管理部门可指导性设置网吧管理办法,在合适的文化环境中,如图书馆、学校等为未成年人设置电子阅览室,或开设专门的未成年人专用网吧,或开设未成年人专座等,以便对游戏人群进行分类管理。

  (三)网络游戏参与的价值引导

  学校方面应将网络游戏与部分课程相结合,开发绿色游戏软件和多媒体课件,利用绿色网络游戏开展历史文化、音乐审美、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正向价值承载的游戏类型之中。教师应多方了解学生喜爱的游戏类型,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利用游戏这一平台拉近彼此距离,带领学生体会游戏的游戏精神与健康乐趣,发挥网络游戏在引导青少年价值观上的特殊作用,和谐师生关系,避免学生以沉迷网络的方式来舒缓压力[5]。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尽量关注孩子网络游戏的参与状态,加强家校合作,尽量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网络游戏,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同孩子一起制定网络游戏参与时间和类型的契约,鼓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高英彤,宫倩,蔡冬.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特点、趋势及成因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1162.

  [2] 张颖.美军运用网络游戏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做法[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5):122123.

  [3] 赵静.网络流行文化透视下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466.

  [4] 代金平,张东.青少年交往价值观形塑视角下的网络游戏发展与规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39.

  [5] 郑少翀.价值观的悖反——网络游戏的现实伦理危害[J].天中学刊,2009(6):727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