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杀马特”现象的理解与反思
【摘 要】青年群体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杀马特”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价值取向以及生活状态和职业选择上都与其他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文章从杀马特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分析这一群体如何融入城市、如何得到城市认同和被城市接纳的另类表达路径并对其成长过程、教育、家庭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反思,让这一群体回归主流,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杀马特;理解;反思;城市认同
近段时间以来,“杀马特”一词变得沸沸扬扬,流传于网络和媒体中,不断充斥着人们的视野。那么,什么是“杀马特” ?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什么会去追求这种所谓的流行?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反思这一现象?本文将试图对此做一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杀马特”?
“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smart,在正常情况下被译为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翻译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义词。杀马特”代指的是一种另类甚至行为怪诞的青年形象,是一种日本视觉和欧美视觉的结合体,他们喜欢并模仿视觉系摇滚乐队的形象打扮,极致夸张的穿戴与怪异的发型使他们与常人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身上有着很多与主流群体相异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受教育程度上看
“杀马特”群体年龄主要集中于16—25岁,由于受到家庭、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他们很多都只接受完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或中高职业技术教育就走向社会。相对较低的文化程度使他们走进城市后并没有顺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一方面,他们渴望证明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城市这个群体,融入这个社会。也正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使得他们接受的主流社会文化的形塑相对较少,逆反心理极强,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格格不入。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
由于这一青年群体大多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文化水平的相对较低致使他们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中很容易去接受一些粗陋的价值取向。他们把网络上流行的口水歌曲当做他们的最爱,把怪异的服饰看做是自己区别于别人的标志,把发型的创新看成是自己的一大成就,也正是这一病态审美心理加速了他们的边缘化。他们对“杀马特”的追求方式就是将自己同规范、大众的审美相区别开来,这一怪异的行为迎合了他们表达自我、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心理需要。
(三)从生活状态和职业选择上看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杀马特”这一群体在服饰的选择上大多价格要求不高,便宜、拉风是他们的首选,他们希望别人多看他们一眼,把别人对自己异样的目光和各式的评价当做是对自己装扮的一种肯定。对于这一群体而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网吧、迪厅、路边大排档成了他们业余活动的主阵地。在职业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他们主要从事理发店员工、传单派发员、保安和一些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简单加工制作的企业等等。
二、对“杀马特”现象的理解
(一)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也在进一步加强,大批民工开始涌入城市,他们开始用城市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在言行穿着上逐步向城里人靠近。由于受到户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也制约了他们孩子的发展,如今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这些孩子开始接触社会,又再一次学习城里人的言行和生活方式,惊人的重复着父辈曾经走过的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农村没有土地,在城市也得不到认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怪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却成了一个非农非城的“杀马特”。这是社会转型期外来文化与中国特殊群体结合的结果,外来文化最先进入的是大城市,由于这些青年群体受中国主流文化影响相对较少,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外来文化的侵蚀首先就反映在这些受教育不多又渴望表现自己的青年群体身上。
(二)是一部分群体追求城市认同的另类表达
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默认了城市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差距界限,尽管“杀马特”们已经走出农村,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再是农民了,但是城市依旧对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很难融入这个城市,他们甚至害怕城里人瞧不起他们。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他们有属于他们的梦想,希望得到认同,渴望自己也能够向城里人那样生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扮吸引别人的目光,让其他人都感知自己的存在。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相对不多,以至于他们希望通过怪异的穿着,五颜六色的发型来吸引这个城市人的眼光,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城市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扮演这怎样的角色,他们对人群目光的渴望强过他们被批判时内心深处遭遇的打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