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信息孤岛问题的对策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7 16:4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易学志等
分享到:

 

  (三)个人自救的求援预案

  自然灾害大都是在瞬时就发生的,造成通讯中断、交通阻塞而使得信息的传递受阻。不仅是灾区与外界的沟通困难,甚至灾区内的灾民也因空间的问题而无法让他人知晓自己的受灾情况。这一现象可以成为信息大孤岛中的小孤岛。信息的不完全甚至中断对灾民自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预防自然灾害“信息孤岛”发生后的个人求援预案,有利于在遇到灾害时尽量稳定好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利用正确的知识采取合理自救、向外界求援,有利于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首先,防灾救灾从娃娃抓起,从小树立学生正确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通过对的自然灾害常识的学习和学校定期举行防灾抗险的演练,增强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其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各大媒体对台风、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使自然灾害知识深入人心。最后,相关国家组织机构在随时关注自然预警的同时做好定期的组织民众防灾避险学习宣传工作。在宣传自救知识之后要定期的进行抗险抗灾的实际自救学习和演练。在预案中,要进行利用身边最便捷的工具发出求救信号的训练,如在晚上可以借助手电筒发光,在白天使用烟筒,在倒塌建筑物中敲击管道,等等。

  (四)外部通联的解决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地面上的基础通讯设施遭受到严重破坏,形成“信息孤岛”。所以,外界救援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实现与灾区的信息通联。平时外部通联的结局预案,首先应该包括建立一套应急通信体系,如庐山地震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国移动“光纤+卫星”的双保险超级基站;其次是恢复基本的通讯机制,包括抢修通讯设备、交通要道、电力设施,等等。如超级基站的建立;最后,外部通联预案还可以考虑使用直升机空投空降、人工徒步联系等方式。空投空降需要在平时堪设场地,人工徒步则需要训练专业队伍。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组织的成熟,外部通联预案还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三、检验和落实预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信息孤岛问题的保障

  从国外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只有通过不断检验和落实预案,才能保障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迅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检验和落实预案,涉及细节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统一指挥。因此,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政府应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孤岛问题的能力。

  (一)反复演习,检验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的到来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在模拟的灾害中实施预案,在演习中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预案做进一步的改善。在演练中,一是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大功率广播系统等技术设施是否便于操作,社会组织是否能够迅速进入正确角色,个人是否能恰当使用信息传递方法和工具,外部通联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作用,等等;再就是检验预案的可靠性,包括设备和工具的性能,社会组织运行的效果,个人传递信息被理解的程度,外部通联是否存在障碍,等等;当然,最后还必须通过模拟检验来提高抗灾抢险队伍的实战水平,积累防灾抗灾的实战经验,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减灾意识,一旦面临自然灾害能够不慌不乱地利用各种信息来进行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还需要强调的是,演习演练需要形成一个常规机制,地方政府,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重点监测区的地方政府要进行指挥协调,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演习检验。

  (二)及时跟踪,学习先进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发达国家通过历史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总结,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不断完善其包括了信息孤岛问题的灾害防治应急的运作和管理体系。我国应及时跟踪国外救援管理体系及应急运作体系的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灾害情况,建立起适合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对信息孤岛问题对策。对国外防灾救灾经验的学习,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关注世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其他国家的救援措施,尤其是在发生信息孤岛后的具体一对措施,探索其借鉴的价值。例如,美国应对信息孤岛的方法就值得借鉴。在因地震而照成路面交通和所有通讯的破坏后,美国的通讯公司会第一时间内把装有卫星通讯电话的紧急通讯卡车派遣立到灾区。通过这些移动通讯站,受灾群众可以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另一方面,美国许多属于私人企业性质的气象预报公司,拥有并不比国营公司差的设备,也具有卫星监测系统。

  (三)合作分工,落实到位

  卫星通信系统、大功率广播系统、社会组织等多种预案的建立,涉及到地方和中央政府、地方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多重关系的协调,否则,良好的预案的实施就得不到保障。

  涉及重大设备方面,应该以中央防灾减灾职能部门主导,各级地方政府配合。因为重大设备一般来说价值较高,需要投入的沉淀资本比较庞大,其发挥作用的区域往往是全国性的,所以,以中央防灾减灾职能部门主导才合理。例如,卫星通信系统从研发、发射到使用,需要花费比较长的周期,需要国家级的科研部门配合,如果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技术和财力的约束下,卫星通信系统不可能建立起来。另外,像大功率广播系统,涉及到无线频率的分配,需要统一安排,任何地方政府单凭自己的力量是完不成这项任务的;即使是建立了一个广播系统,如果不与卫星通信系统联网,不与其他地区的广播系统匹配,最后根本上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地方政府在这一方面主要是配合,例如提供卫星电话和大功率广博的具体安装位置,平时的维护和管理,这些责任主要落实到了地方政府

  身上。

  在涉及到人力的组织与培训、像德国或法国民防组织之类的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与之相协调,等等工作,则需要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防灾减灾主管部门加以指导。因为这些工作是与千千万万的人员打交道,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分配来说,一个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去管理无数的具体个人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省级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工作和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例如,救灾与信息通联的社会组织需要培育的数量、规模和地区,为了能产生规模效应、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以及突出重点方向,省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来主导是最好的制度安排。但涉及到具体的人员培训、平时的演习、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等等事宜,由于操作性强、针对性具体,宜由县域地方政府来主导,当然也离不开中央和省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

  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总体来说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地方政府容易在缺乏鞭策与激励的情况下忽视这项工作。但从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发生几起重大自然灾害来看,建立和完善、检验和落实应对信息孤岛问题的预案有效且必要,既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也是一项有效率的

  工作。

  参考文献

  [1]胡世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研究——以5.12四川汶川特大

  地震为例[J].南昌高专学报,2008,5.

  [2]胡展.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舒文琼.信息孤岛制约应急通信发展 共享机制待建立[J].通信世界,2010,

  (27).

  基金项目:本文为“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信息孤岛问题的对策研究”,批准单位为乐山市社科联,项目编号是SKL201323。项目主持人为易学志。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