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2)
2.学校教育不力。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小学老师通常是同时担任多门课程,工资水平不高,教师自身生活压力大,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也相应降低。留守儿童在家庭得不到情感交流和心理慰藉和其他方面的关心,也无法从老师处得到。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应试科目,没有包括音乐、体育等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单调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压力增大。学校整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学校缺乏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学生缺少对自身权益的认识,自我维权意识薄弱,不懂得自我保护,从而导致孩子更易受到侵害。
3.社会监管不力。在我国留守儿童聚集的大多数偏远山区仍然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由于各地政府部门没有针对留守儿童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此次调研的山阳县有近80%的人都不清楚甚至没听说过什么是留守儿童。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负责人应该是家长。当碰到留守儿童在一些公共场合的不适当行为,并没有要去阻止或者加以关注的意识。社会团体和福利机构的力量有限,不能很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大范围、长期的关注。且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压力大,只能集中于少数,不能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在农村,广播电视是孩子们最为“安全”的休闲娱乐的方式。但有的孩子甚至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暴力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既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更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实现路径
1.政策层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出台发展农村经济的惠民政策。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使更多农民工能就近务工,从根本上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减少对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的限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带子女一同进城生活、学习,取消一切不合理费用,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还应该加大加深留守儿童保护的宣传力度。可以由村委会定期举办留守儿童保护的相关问题讲解活动,明确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临时监护人责任,避免“监护真空”,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同时要设立类似留守儿童探亲假等制度,让在外务工的父母可以享受与孩子亲近交流的机会。
2.教育层面。从此次调研情况上看,农村教育的投入还有待加大,为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教育环境,应当引进更多专业化的青年教师,特别是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在教学中的设备也有待更新,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多媒体带来的新颖教学模式。特别是应该增加孩子课外娱乐的投入。安装专业的体育、娱乐设备,让孩子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过后,放松、愉悦身心。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确有困难的,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也可通过适当补贴及其它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对一些“代理家长”、“托养中心”之类的民间托管形式,要规范其运作行为。
3.媒体层面。我们要削减媒介暴力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变得重要与迫切。首先,新闻工作者应该继续深入农村,选准突破口,长期关注和深入报道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教育问题,充分利用自身的功能和影响力,呼吁政府和社会考虑、扶持、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环境,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其次,媒体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暴力对留守儿童的极大伤害和影响,尤其是缺乏父母呵护关爱的留守儿童遇到来自社会各种负面影响时更容易受其左右。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更为艰苦和落后,媒体更应该承担起启智、教育和劝导的作用。电视媒体要提高编播人员的业务素质,创作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或是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题材的少儿节目,达到通过电视节目让留守儿童得到娱乐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雯.关于恶意欠薪入罪必要性的法律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2] 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朱鸣.儿童健康与社会责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4] (美)詹姆斯莫瑞著.叶敬忠译.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6] 阮积蒿.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
[7] 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