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20世纪90年代日本“普通国家”诉求下的对联合国外交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7 16:3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苏燕仪
分享到:

 

  摘要: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使日本“大国梦”的步伐进一步加速。20世纪90年代“普通国家”论提出,此后日本走的是一条没有“普通国家”战略的“普通国家”道路。本文拟对日本“普通国家”诉求下展开的联合国外交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日本;“普通国家”;联合国外交

  所谓联合国外交,是指谋求加入联合国的努力或以联合国为舞台,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努力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实现某种战略目标的行为和手段。①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普通国家”论后进行了第一次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日本提出的成为“国际国家”的前提是成为“普通国家”,是日本战后外交政策的沿革,而联合国是日本成为“普通国家”的重要舞台。

  一、战后至九十年代前的日本对联合国外交

  1、战后至70年代初日本对联合国外交:从积极谋求加入联合国到追随美国的联合国外交

  战后初期,日本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处心积虑地想着如何摆拖战败国地位,重返国际社会。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联合国外交是积极谋求加入联合国的时期。②1946年,日本外务省提交的《加入联合国问题的研究》的报告,对日本加入联合国的可能性、利弊关系以及时机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加入联合国日本实现重返国际社会的目标。1952年6月19日,日本向联合国提出了加入申请。但由于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日本的申请没被批准。日本转变外交政策,采取了实用主义外交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积极改善和苏联的关系。③在日本的努力下,1956年12月18日,日本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

  加入联合国之后,日本采取追随美国的外交,特别是在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反苏战略等问题上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在第18届联大会议上,日本代表对“中国代表权问题”上表示“日本坚决反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日本积极配合美国在联合国的行动。1968年8月20日,苏联纠集军队50万人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推翻捷政府。在第23届联大会议上,为了协助美国的行动,日本外相三木武夫专程赶往联大发表反苏演讲。④日本在联合国外交上追随美国是其国家利益所趋,对美国的追随,有利于日本国内吉田主义“轻武装,重经济”路线的进行。

  2、70年代至冷战结束的日本联合国外交:有选择地追随美国的联合国外交

  进入70年代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逐渐增大,美国操纵联合国的行动受到冲击。而日本的实力不断增大,追求外交自主性的国内势力增加。1972年美国尼克松访华,日本政府死心塌地地跟随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美国总统尼克松却背着日本同中国搞“越顶外交”,使日本陷入了被动。⑤再加上美国这一时期的实力相对下降,日本的联合国外交转为有选择追随美国,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主性。日本继续支持美国抗衡苏联,1979年到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日本每年都在联合国外交中积极配合美国,声讨苏联的侵略行径。⑥但在其他问题上,日本却开始与美国拉开距离。在联合国裁军问题上,日本积极参与进行协助工作。此外,日本缴纳的联合国会费也逐年增加,以增加日本在联合国的发言权,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主性的倾向。

  二、20世纪90年代日本“普通国家”诉求下的对联合国外交

  1、“普通国家”的提出

  “普通国家”一词首先出现在小泽一郎《日本的改造计划》,小泽一郎认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还应当成为“国际国家”,其前提是首先要成为“普通国家”。小泽一郎认为,“‘普通国家’有二项要素。其一,被国际社会视为当然应该做的事情,就自己负责地去做。”“还有一个要素是,对于努力建设富裕而安定的国民生活的各国,以及像保护地球环境这类人类共同的课题,要尽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进行合作。”“使上述二要素实现化,而且持续下去”,日本便将“变成国际社会中的成人化的‘普通国家’。”⑦小泽一郎的“普通国家”“旨在摆脱由美国主导确立的战后和平宪法体制,使日本能够充分做出其国际贡献尤其是派兵海外的军事贡献的国家。”⑧

  日本“普通国家”诉求的实质是追求“自主性”、“大国化”和“平等化”,核心是追求“自主性”和“大国化”。所谓“自主性”,就是强调日本只有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国际社会上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态作出处理,才能对国际社会有所贡献。大国化说明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可以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更大的影响。⑨

  2、20世纪90年代日本“普通国家”诉求下的对联合国外交

  冷战结束后,日本为了实现“普通国家”的目标,进行了种种国内及国际实践。在国际上以联合国外交为中心展开,以打破战后体制的束缚。日本联合国外交的目的在于获取对世界事务的主导权和支配权。

  (1)删除“敌国条款”的努力

  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本宪章任何签字国之敌国”,即战败国。小泽一郎所谓的日本“非普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占领时期发布的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被剥夺在国际社会上行使武力的国家职能。

  联合国宪章关于“敌国条款”的有3章3条,第77条和第107条已经失效。第53条规定,“区域办法内所取防备此等国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骤”,即针对“敌国”再度进行侵略所采取的强制行动。即“敌国”如果再发动侵略战争,其他国家可以不经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即可对其行使武力。“敌国条款”的存在是日本成为“普通国家”的巨大心理和现实障碍。如果这一条款不废除,即使日本真正修改了宪法,它在国际上的武力行为也面临“合法性”的问题。⑩日本也认为,它“与威望的问题紧密相关”,“删除这一条款意味着宽恕日本在历史上的侵略行为,日本才能最终恢复名誉。”冷战结束后,日本积极地开展废除“敌国条款”联合国外交。B11鉴于删除“敌国条款”涉及修改联合国宪章问题,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于是,日本政府改变了策略,欲通过联合国决议的形式宣布旧“敌国条款”失效,以达到事实上的删除“敌国条款”的效果。1990年日本外相中山太郎在第45届联大上提出了删除“敌国条款”的要求,指出“原敌国条款已成为不适合于新的时代和没有意义的东西”。在日本的不懈努力下,日本的这一要求得到一些国家的重要人物和国际舆论的支持。美国时任国务卿贝克称“敌国条款”是“时代错误”,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也称其“落后于时代”。B121995年,第50届联合国大会以155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了重新考虑《联合国宪章》和拟取消“原敌国条款”的议案。尽管这一决议没有达到日本删除“敌国条款”的要求,但也是却达到了日本这一阶段的目标,应该说,日本删除“敌国条款”的联合国外交是成功的。

  (2)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国际格局发生巨变,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追求政治大国的步伐也逐渐加速。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日本向美国提供了1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但仍被国际社会指责为“只出钱,不流汗、不流血的国家”,国际社会的指责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大国梦的神经。1991年4月,在美国的要求下,日本政府派遣扫雷艇去海湾地区执行扫雷任务,首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出自卫队的“禁区”。

  1991年9月,中山外相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表示,海湾战争使日本重新认识了依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合作来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贵性和PKO法案的重要性。为此,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出了PKO法案。在增加停战协议等“五原则”、保留“冻结”主要任务等前提下,PKO合作法在国会得以通过。B13从此,在PKO法的名义下,日本有限但积极地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以及通过PKO法案,主要还是想通过联合国框架突破日本宪法对自卫队的各种限制,使自卫队能够真正像其他国家的军队一样合法地参加军事活动,以达到其所谓进入“普通国家”行列、争取国际军事大国地位之目的。B14由此可见,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仅是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成功转型,同时也是日本成为“普通国家”的必要途径。冷战结束后的海湾战争,改变了日本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随后日本政治的发展进程就可以称为日本的“普通国家化”过程。B15

  (3)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为日本争当常任理事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普通国家”的提出及其实践表明,日本已把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整个外交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并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日本将其对国际社会的突出“经济贡献”作为重要资本,争当常任理事国。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