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的社会管理探析
摘 要:以海龙村为背景,海龙村作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的示范村,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社会管理上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通过分析海龙村农民工在社会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且提出现实的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解决好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重庆;海龙村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21-03
一、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一)以海龙村为例的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状分析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向前推进,许多城市边缘地区依靠接近产业园区的优势搞起工业园区建设。重庆市白市驿海龙村就是其中一例,海龙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海龙村位于重庆中梁山以西,白市驿镇边缘,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其中村民2 213人,外来务工人员逾万人[2]。其凭借紧邻西彭铝产业园区的优势,建立起了生产相关配套零件的工业园区,并且创办了特色农业园区。
海龙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海龙村在经济上取得较快较好发展,但是其在社会管理上却远远落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尤其是对外来农民工的社会管理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处于盲目缺失状态。
(二)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农民工问题成为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制度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细化中,但是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还处于薄弱状态。城乡结合部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阶段,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目前中国普遍出现的农民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对其社会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的滞后性[3],如果不尽早尽快尽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便会遗留沉淀下来,当城乡结合部逐步发展为城市后,问题便会迸发出来,进而降低城市化质量。为了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管理问题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对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将这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是增强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使其较好进入城市的需要
大多数农民工都将城乡结合部作为自己进入城市前的过渡区域,作为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以便在城市中寻求更多更好发展机会的跳板,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可以增强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使农民工在拥有城市生产生活技能的武装下进入城市,寻求梦想[4]。
3.是提高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意识,尽快的融入城市的需要
当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城市,不能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以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来为农民工营造一个城市般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意识、归属感和责任意识,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减少降低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及原因
(一)城乡结合部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问题
1.外来农民工数量过大,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以海龙村为例,2013年海龙村的原住人口为1 900人,而外来人口过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农民工,但海龙村的相应配套设施还停留在农村的级别。海龙村为农民工建造农民工公寓的计划还处在争议之中,低水平的医疗卫生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海龙村的服务业基本以零售业和房屋租赁为主,零售业的主要形式是村民的小卖部,租赁业基本上是本地村民对自家空余住房的出租。海龙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2.农民工散居在出租房,不便管理
根据对海龙村农民工居住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海龙村的农民工大都选择居住在本地村民的出租房里,农民工与本地村民混住在一起,由于海龙村村委会的管理人员有限,无法对农民工的生活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农民工这种居住方式的混合性和分散性造成了无法对农民工进行统一有效的社会管理[5],这些农民工管理处在管理暗角中,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3.农民工存在再次被城乡结合部边缘化的思想
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期望目标大部分是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键全的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环境与他们期望的有很大的差距,希望在大城市中发展的强烈愿望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如果农民工融不进城乡结合部,就会存在被再次边缘化的思想,这对农民工的心理造成的伤害更大。这种社会地位的排斥和挤压致使农民工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和报复社会的行为。
4.城乡结合部农民工流动性大
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外来农民工多数不愿长期停驻,农民工认为城乡结合部工作生活环境太差,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没有大城市好。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便直接奔向城市,或者在城乡结合部做短暂的停留,当他们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便选择离开,本地村民由于人数较少,职业技能较低,根本不能满足当地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当优质农民工流失后,又得不到新的高素质劳动力作为补充,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渐渐缺少了动力支持,其发展的脚步就会放慢甚至停滞不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