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视角下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实证研究(2)
⒉民主方式的制度化。当前,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由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环节之间没有很好地实现四位一体,使得基层政府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民主选举中,为此建立了一套制度化的选举程序,而对于选举之后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则考虑甚少,其结果是:一方面对村干部的村务决策缺乏相应的监督,使得决策存在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村民很难实质性地参与到村级事务的管理中去,难以保证决策的公正与公平。夏履程序是一种基于村民自治而形成的协商治理模式,村民可以按照自己所认可的方式来处理乡村事务,协调乡村社会的各种关系,保障了基层民主的真正实现。因此,夏履程序的实践证明,让村民全程参与到民主管理过程之中,实现自我管理,避免了非制度化决策带来的资源浪费,保障了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顺利进行。
⒊程序运行的制度化。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混乱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夏履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民主治理机制。如建立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监督机制,实现了决策程序由干部说了算向村民说了算的转变,实现了公共产品供给的透明化,避免了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同时,从深化村务公开和落实村民的“四权”入手,对集体资产经营、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村干部公务消费补贴、重大工程招投标、财务审批等六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而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保障了程序的制度化运行。
三、现代乡村社会协商治理制度化的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参与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诉求不断增多,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乡村社会协商治理的规范化和合作化。因此,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协商治理即成为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制度化则能够保障协商治理的有序进行,增强协商治理的实效性。
(一)协商治理制度化理念的培育
协商治理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通过人们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满足了人们对公共利益的需求。乡村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培育乡村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更需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治理理念,其对于实现基层民主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提升农民的民主意识。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没有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就不会有新型农民的诞生。民主是实现协商治理的基础,在其制度化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二是建立治理责任机制。责任机制的建立能够使农民清楚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责任,把责任转化到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工作中。在农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维护集体利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每一个农民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形成过程正是制度化理念的形成过程。三是树立法治理念。这里的法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之外,在农村则更多地体现为民间法。在农村社会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农村的各项民间规则,而对民间规则的认同是协商治理制度化的基础。
(二)协商治理制度化机制的形成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政府要么简单地对农村实行国家社会一体化的控制,要么从便于向农村汲取资源出发实行严格的社会控制,并没有为农民提供全面、公平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传统的乡村社会治理以政府主导为特征,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治理模式,基层政府可以集中力量解决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问题。但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实施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缺少管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往往会变成僵化的管理。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逐步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行为方式也不再是靠权威发号施令,而是形成了与人民群众协商的互动机制。协商治理制度化机制的培育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夏履程序就是农民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一种治理机制。协商治理改变了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已由单一的行政控制转变为民主合作的方式。因此,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应将基层政府与农民联系在一起,坚持在服务中实现管理,通过服务促进管理,形成服务+管理的制度化机制。
(三)协商治理制度化绩效的衡量
不同的制度选择可以导致不同的经济绩效,但仅仅带来更高经济绩效的制度是不全面的制度。制度化主体必须考虑新制度安排的稳定性、合法性、有效性,力求实现社会成员对其制度的广泛认同。[10]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就村民与其他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言,他们之间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合作关系。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政府是公共服务和产品的唯一提供者,但随着民间组织的建立,村民的自主权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单纯依靠传统的政府单一主体很难全面、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满足村民的各种需求。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下,治理主体是多元化的,除了基层政府之外,村民与民间组织也应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当前,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应该培育和发展更多的民间组织来解决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对于基层政府而言,社会的稳定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是衡量制度绩效的重要标准,因此,基层政府必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回应村民的诉求,使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同时,政府必须加强与民间组织的联系,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相互补充,形成由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社会协商治理格局。
【参考文献】
[1]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03).
[2]张敏.协商治理及其当前实践:内容、形式与未来展望[J].南京社会科学,2012,(12).
[3]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J].学术界,2009,(01).
[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345.
[5](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6](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13.
[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1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294.
[9]吴新叶.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10]刘建伟.新制度主义对国家治理制度化的启悟[J].辽宁大学学报,2009,(0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