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城市更新中的开发导向与控制策略研究(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4 16: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吴颖
分享到:

 

  4.2.3 地块价值分区,引导土地综合利用

  根据轨道交通以及城市道路的交通区位进行价值分区。其中价值最高区域为66.1 hm2,价值较高区域为40.1hm2,价值一般区域为63.0hm2,价值较低区域为91.4hm2。在已筛选出的可改造用地中划分主要功能布局,进行功能细化并落实到空间上。采用混合式布置各类用地,并预留一定的公共绿化,使各个地块布局更具有活力。

  4.3 交通优化策略:完善交通网络结构,重点突破交通堵点

  4.3.1 提高支路网密度,改善微循环交通

  城市干路网延续既有城市道路结构不做大的调整,规划重点加强了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地块改造帮助理顺局部区段的交通线形和增加道路连通度,尽量避免错位路口,有利于交通集散。重点加密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以利于交通微循环的秩序打通,缓解干路交通。改造后支路密度由现状1.35km/km2提高到3.68km/km2。

  4.3.2 解决核心问题,改造交通赌点

  利用交叉口四个象限的用地设置下沉广场,与四周地块的地下商业相连接,设置地下通道将四个下沉广场连通,实现四个地块的人行联系。改造后,不仅有利于聚集交叉口四周地块的商业人气,加强其人行联系,同时可利用下沉广场塑造城市景观,也可利用下沉广场解决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等问题。此外,设置地下二层的车行通道连接两侧的停车场,保障南北交通联系。

  4.3.3 开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土地

  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建立停车诱导系统,串联组织相邻地块的地上车库和地下停车场所,开辟公共地下通道与立体循环车库连通,形成较大范围的立体车行循环系统,建立共同的外向联系通道疏散车辆出本区。结合地铁建设与地块改造更新的契机,建立地下空间系统,综合统筹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交通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功能。

  结合地铁站点和核心区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公共职能空间,规划地下通道,形成串联核心片区的地下步行系统。规划半地下空间面积3.05hm2,地下空间面积94.03hm2。

  4.3.4 多模式立体化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东塘商圈内总共有23个公交站点。片区内被公交站点300m服务范围覆盖了90%以上。但由于商圈内部缺乏城市支路与外部道路联系,内部支路系统缺乏公交可达性。规划增加地铁站周边公交站数量以及经过地铁站公交线路,同时新增一条社区公交线路,串联地铁站与各个街区,有效改善街区内部公交可达性。

  同时,在商业核心区内构建一个二层人行通廊,将主要的商业人流与车流完全分离,通过二层通廊连接主要的商业出入口,有效解决现状行人过街问题。

  4.4 特色营造策略:挖掘片区特色底蕴,营造街区景观空间

  4.4.1 城市界面与标志性建筑

  在不突破微波通道等限制性限高要求外,基于视线分析确定城市界面与标志性建筑布局。标志性建筑主要结合商业核心区布置节点式特色建筑;城市界面通过对主要商业沿街立面进行改造,设计出富有韵律感、符合商圈特色的建筑轮廓线。

  4.4.2 公共空间

  将公共空间根据片区主导功能分为商业类、商务类和居住类。商业类空间主要沿街布局,以广告活动、休憩、娱乐为主;商务类空间主要集中布局,以商谈、思考、休息、解压为主;居住类空间应从中心布局转变为边缘布局,最大程度地扩大其服务范围,满足更多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

  5、结语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而城市设计作为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旧城改造中应从社会的基本需求出发,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措施。使旧城改造不仅能满足于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能改善地区经济状况,从而实现旧城的可持续改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