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武术教学中口诀口令的运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3 16: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颜辉萍
分享到:

 

  摘要:武术教学,特别是太极拳教学,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方法。口诀口令的运用,就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文章通过对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技术要领的总结,编成了相应的教学口诀口令。这些口诀口令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文章也希望取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武术的普及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武术教学口诀口令运用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74—02

  1前言

  武术是我国一项庞大的传统体育运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习练群体,在这其中,武术教学起着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不论是校园教学,还是一般的武术指导,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是教师们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武术教学中口诀口令的运用,就是其中方法之一。

  2武术教学中的口诀口令

  口诀原指道家传授道术时的秘语,后多指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武术教学中的口诀,就是在武术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武术技术动作内容要点编成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武术技术动作的语句。人们在武术的传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便于理解记忆的要领、口诀,如对太极拳整劲的总结: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再如杨澄甫的“太极拳十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虚实分明、沉肩垂肘、上下相随、连绵不断、内外合一、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

  口令指挥,是武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武术教师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口令运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对武术专业师资的培养过程中,也是要特别注重的一个地方。作为武术教师都知道,领做与口令指挥,是武术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往往一个简明扼要的口诀口令,能够让学生较快地理解武术动作,练习起来也更加到位,教学效果也更好。

  3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习口诀口令

  太极拳,是武术中一个大的拳种,不仅其技击技理深奥,其健身价值也极高,也是目前习练人群最多的拳种。其中,以教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最为普及,特别是在大中小学中,几乎都设有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习。本人通过多年的太极拳教学经验,结合对“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的理解,编成了便于教学的口诀口令如下:

  (1)起势

  并步预备

  开左脚

  手起——下按_起势

  转身右抱球

  (2)野马分鬃

  出脚探掌——弓步野马分鬃——后坐翻掌——上步抱球……。根据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将野马分鬃这个动作,分解为以上四个步骤,这样就便于学生在练习时,做到上下相随。以下动作的口诀口令,也是根据这个原理编排而成。

  (3)白鹤亮翅

  上半步左抱球——重心后坐身体右转——虚步白鹤亮翅

  (衔接动作)

  身体左转两手向左运转(左转)——身体右转两手向右运转(右转)——收左脚——收手下落

  (4)搂膝拗步

  出脚搂膝一弓步推掌——后坐打开——上步收手下落

  (5)手挥琵琶

  上半步右手前伸——重心后坐右手回带、左手向前下方伸出——虚步手挥琵琶

  (6)倒卷肱

  虚步右手打开——收手撤步——重心后移、倒卷肱(或左拉右推)……收左脚右抱球

  (7)左揽雀尾

  出左脚弓步捧——半马步捋——叠掌转正弓步挤一后坐下按——弓步前推;

  后坐转身打开(左脚)扣脚尖——收右脚左抱球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