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武道”模式的高校武术公体课教学探索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3 16: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茹军强等
分享到:

 

  摘要:武术被列入高校公体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授课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使武术公体课既能体现项目特征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与国际武道接轨,是当前高校公体武术教学的主题之一。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通过对现有高校武术和武道教学做了基本比较,对当前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劣做了简要分析,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借鉴“武道”教学的模式改革现有高校武术公体课教学的构想。

  关键词:高校武术公体课武道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79—03

  引言

  早在1961年,武术就被列入并编订出版在《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使武术运动进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并得到了初步的普及和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武术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被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领导曾经多次指出,要把武术列入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校体育课要把现代体育的教学和民族体育的教学联系起来,应把武术列为达标考核项目。而近年来,基于传统文化逐渐复苏的背景以及奥运会的机遇,关于怎样发展武术、发展什么样的武术进一步被各界关注。在此背景下,走在学校武术教育前端的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从未止步。高校武术教学主要包括高校专业武术教学和公体武术教学,本文就高校公体武术教学做以探索,以期为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和改革的研究添砖加瓦。

  1高校武术与武道教育比较

  1.1相关概念阐释

  1.1.1武术

  在学术和教学领域,武术的概念自产生至今经历了曲曲折折的多次变化,今天学界的武术已不等同于大众观念中的“武术”。在新形式的现代武术出现以前,武术没有传统和现代的概念之分的,都指一种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攻防格斗技能的运动形式。建国后,随着武术向奥林匹克竞技化模式的发展,武术出现了全新的形式。现今的武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自产生至今主要技术内容未发生变化或者变化较小主要在民间盛行的武术形式,即“传统武术”;引进体操技术内容和评判标准的全新的以“高飘新美”和高难度动作为竞赛标杆的武术形式,学界习惯称之为“竞技武术”;引进中国跤技术、拳击技术和竞赛评判标准,并今天仍在不断与跆拳道技术、泰拳技术相结合的格斗对抗形式,即“武术散打”。由于现今的体育体制以及竞赛的需要以及评判标准和模式相对成熟,“竞技武术”和“武术散打”由国家官方主力推广,而“传统武术”主要是民间自发活动为主。现今的高校武术教学以竞技武术和武术散打为主,辅以零星的传统武术教学。武术作为高校公体课主要局限于中国,部分国外高校以及国外的孔子学院都有开设相应的武术兴趣班,但多未纳入正规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之列。

  1.1.2武道

  进入近代,随着冷兵器的没落,各民族的格斗术都在寻找进入现代化的途径。而在这些格斗技能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支以日本的柔道、空手道,韩国跆拳道为代表的、融东方礼仪教育、爱国教育、心理拓展和格斗对抗为一体的、具有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手段、晋级制度的东方武技,通常习惯将其际之为武道。由于武道教育本身的系统性,技术相对简单,适应年龄广泛,并且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学校武道教育自日韩向全世界推广,现今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高校都有直接开设相关的课程,部分高校开设的名为MartialArts的武术类课程,其内容电多为此类武道课。

  1.2当前高校武术发展的现状

  1.2.1竞技武术是当前学校武术发展的主体

  作为体育竞技项目的武术被纳入学校体育锦标赛制之内,听以,以运动队为主导、以协会为依托、以公体课为基础的高校武术发展主要以竞技长拳、南拳、太极拳、器械为主,目标是武术教学与运动队同步,更好地为运动队选拔人才。

  1.2.2传统武术较少进入学校武术教学领域

  传统武术由于处于锦标赛制的边缘,甚至正逐渐退出大运会舞台,故仍然以零零星星的个体传承为主。大部分学校很少有专门的传统武术协会和研究机构,虽然部分体育院校或高校的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或有开设传统拳术,但仍以演练为目的、以套路为唯一形式,未全面的体现传统武术的内容。

  1.2.3传统武术进入高校开始被重视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开始有部分高校尝试开展传统武术的课程,主要以公体课和协会为主进行传承,为高校师生认识传统武术、体验传统武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和平台。虽然传统武术不在高校武术比赛的正式赛制之列,但由于其承载着传统文化、实用性强、特点风格突出等特点,仍然受到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广大师生的欢迎。

  1.3当前高校公体武术教学与武道教学比较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武术公体课和跆拳道、柔道此类武道课程。武道课程授课内容基本一致,武术的授课内容主要以初级拳剑刀等套路为主,部分高校开设有散打,个别学校也有进行传统武术的教学。

  1.3.1从教学对象比较

  从当前国内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现状看,选修武术公体课的学生服装上均比较随意,多数学生属于自愿,但对武术课要学习的武术内容都不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选课因素或室内课等因素而选报武术课。武道课的学生均身着统一的服装,并纳入礼仪考核之中,以跆拳道为例,绝大多数学校选报学生都爆满,并且多数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比较了解。

  1.3.2从教学内容进行比较

  在我国,传统的武术公体课教学是以长拳类的初级拳和刀枪剑棍的套路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为介绍基本的武术礼仪、武术套路的基本功和某个套路;部分高校有开设武术散打,教学内容以基本的拳腿摔技术为主,考虑到安全性,较少有对抗的练习。武道课程比较注重每次课中强化基本的礼仪,并且贯穿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以此来约束和控制对抗,教学内容为基本的技术,约束对练、套路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武术以封闭式单人为主的记忆性的套路教学和礼仪以介绍了解为主;武道教学多为开放式的二人对练,并且礼仪的练习和强化占主要位置。

  1.3.3从教学目的进行比较

  公体课武术的教学目的是了解武术运动的特点,学习武术运动的方法,掌握武术的套路动作,从而体会传统体育运动的形式。从总体上说,教学目的趋于技术化,大多数套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该套路,并从中体会武术健身与其他体育健身的区别。武道教育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某种武技的练习去达成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目的,把武技中的礼仪和对人的态度生活化,在直接面对对手中体会战胜自我,培养果敢勇武、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武道的教学目的看,教学的内容只是一种途径和手段,培养不同的意志品质才是目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