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李小龙截拳道研究与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3 16: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立阳
分享到: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截拳道的创始、截拳道的武学独到性、截拳道与传统武术的区别以及截拳道对西方技击特点的吸纳几方面对截拳道进行分析,就其哲学理念、击拳的技巧、应用形式及其具体作用对截拳道进行全面的研究,指出截拳道的特点以及对中国武术发展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李小龙截拳道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47—04

  现在的截拳道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首先是截拳道进入了现代化教育的高层领域,从民间登上了高等学校的讲坛,如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已与湖南体育学院联合办学等。其次是截拳道走向社会企业,即有些截拳道组织已与一些企业联姻,以开创截拳道运动发展的新路子。再者,民间的截拳道运动开展相当广泛,全国有上百万人在研习截拳道,目前公办、民办、个体截拳道武馆、截拳道学校不断涌现,遍布城区,在国内又一次掀起了一个截拳道大潮。为适应广大业余爱好者及专业人员的需要,截止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多种专著,《李小龙实战功夫精萃—截拳道》、《李小龙风采再展一截拳道功夫教程》与《李小龙传世绝技一截拳道腿法功夫》,还有关文明先生的《截拳道汇宗》与钟海明先生编译的《李小龙技击法》及功夫研修专家高鸿鹏先生的《李小龙脚踢法阐秘》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国内唯一的关于李小龙生平、影视生涯、截拳道技术的画册《写真李小龙》,深受截拳道爱好者欢迎。这些专著的发行,对国内截拳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截拳道的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截拳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学科的技击运动项目。近几年来,广大研究专家同美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相结合,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湖南省的“中国国际李小龙截拳道研究总会”便是其中的皎皎者。此外,由该会主办的全国唯一的截拳道专业研究杂志《截拳道世界》已正式出版了,这是世界截拳道史上的一大盛事。再者,由武术专家石天龙先生主演的电影《截拳宗师》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印象,这亦是截拳道界的一大喜事。截拳道正在走向世界:截拳道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

  1截拳道的渊源与创始

  1.1中华武术渊源及发展概况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项运动项目。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做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并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沿用至明末;清初又称“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以及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表明武术已经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认识武术。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即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术,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竞技运动之内。总之,归结为一点,武术具有明确的体育属性,同时,武术又融汇社会哲学、中医学、美学、伦理学、兵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1.2截拳道的创始

  作为中国武术的特殊发展类型,截拳道已经以风靡全球的影响力立于中华武术之林。宗师李小龙自觉地以中西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集世界武学之大成而创立了世界最强而且全真全能的武道哲学系统——截拳道(JKD)。截拳道是一种个性化武道,在李小龙的生活与武道生涯中,由于他注重个人风格的发挥,因此他不赞成拘泥于形式,也不赞成为传统而传统。对于这一点,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过:“截拳道这种功夫是父亲集世界功夫之大成而独创的。所以说这种功夫除了我父亲李小龙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到,甚至我亦学不到,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在李小龙墓碑前的精美石刻上,便用英文写着:“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同时,他生前亦说过:“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经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因他创造截拳道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武道来解放习武者,使他们不再受格斗风格、武术形式和各种既定主义的奴役。

  截拳道超前的革命性武道哲理被世界武坛奉为武道经典,从而直接地影响和促进了从亚洲到欧美的世界实战性武道的创新改革,进而推动了20世纪世界武术发展的进程,赢得了全世界武术家和搏击爱好者最广泛的尊敬和赞扬。在李小龙的有生之年,正式拜过的师父只有叶问一人,但他与一些武坛名人的交流间接地提高了他的武道水平。对于上述武道,李小龙是创造性地进行了吸收与融合,而非盲目照搬,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多的引进只能成为自身前进过程中的负担。所以说,振兴截拳道宣扬的就是应该脚踏实地,辩证地去接受一切新事物,从而使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2截拳道的武学独到性

  关于李小龙的截拳道的武学独到性,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其哲学理念上看截拳道的根本和精华就是李小龙的武道哲学思想,一种关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学理念,一种中西文化碰撞下融于李小龙血脉心灵的内在无形武器,一种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大道之理。1961年,李小龙进入了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国际名校“华盛顿大学”(UNIERSITYOFWASHINGTON),学的专业是哲学。对此,他曾解释说:“我之所以选读哲学,是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而活着。”李小龙遂沉湎于哲学的海洋里,他崇拜的东西方哲学家中,有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以及黑格尔与释迦摩尼等。他尤其欣赏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既要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要追求自由,而不被理性所束缚。至于当他看了尼采的书后,觉得尼采的书就是为自己所写的,因为尼采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李小龙亦渴望并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强者。

  截拳道是一种武道哲学,并且截拳道是一种发展中的武道。“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首先是科学的,而且是批判的,充满无穷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发展哲学。”所谓的“截拳道”根本无法进一步将李小龙的思想更深一层地进行开拓和发展。李小龙在大学时代的一篇武术论文中曾写到:“两种力量,虽然他们表现出的是一种矛盾的两方面,而事实上却是相互依赖。换个角度讲,是统一不可分的。在武术中阴阳的运用原则体现在和谐统一的韵律中,它要陈述的一点就是万事协调而非彼此对抗,并非是对抗的力量和动作。凡是发乎自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绝不刻意或竭力而为。从李小龙自己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独特的哲学理念:突破传统与形式,不迷信权威,将思想从既定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让它自由的流动,认识自我,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认真刻苦地锻炼完善自我,真实地表达自我,在奋斗中实现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从其武术形式特点上看,如果说,研习者只知道盲从和模仿,则永远也无法找到武术的真谛。例如,同样的一拳一脚,由李小龙打出则属于截拳道的范畴,而由其他人刻板机械地打出,则未必就是“截拳道”,所以必须将截拳道的技与理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以及将截拳道与现有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武道再进行一次有效的结合,才能逐步寻求到真正的截拳道之“技”与“艺”,进而可探求和独创真正属于自我的新武技。

  截拳道的基本拳法中主要有:截拳道直拳、左直拳、右直拳、翻背拳和勾拳:基本步法有:滑步、侧步、疾步、快速前进与快速后退:基本腿法有:侧踢、勾踢、扫踢、旋踢、反勾踢和反击腿法以及拦截与格挡技法;此外还有一些诱敌与刁抓、佯攻、戳击技巧等。截拳道是一种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技术,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格斗技术系统。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家,而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之武道,其指导原则是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与以武入哲。当年李小龙宗师在伊诺山度大师与詹姆斯·李等人的大力辅助下,从世界范围内的数百个武道系统中精选了26个类型的精华元素作为截拳道的基础,从而包括踢、打、摔、拿、跌、夺(指自卫术的徒手夺器械技术)等综合性的完整的技术结构。

  截拳道是一种攻击性的武道。截拳道中的“截”首先意味着“阻止”或“截击”,打的是一种攻击型的防御战法,当然这亦是李小龙的一种创新,也就是一种以积极有效的进攻来代替消极、被动的防御,即所谓“攻击即最佳的防御”。李小龙的武技从最初的训练到实战,自始至终都强调人体潜能的极大发挥,而且无论研习者的体格如何,经过系统训练后都可发放出力重千钧的毁灭性攻击来。一个好手与初学者之间的差别是,好手能善于用机会作连环而给以致命的攻击。他能运用其敏锐的知觉,并采用主动的攻击来发起有效的进攻。当然出拳踢腿时的配合亦须十分有计划,以便每一击之后必可制造另一空档而去重创对手,直至其倒地不起为止。

  在截拳道的形式上更为突出的是其实战性特色。截拳道是一种实战性武道。“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搏击。”作为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武道,任何有类似于“国术”、“空手道”的所谓的截拳道,都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因为他们并非身处于搏击的涡流中,而是仅徘徊于周边部位。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武道高手的重要标准,就是他的功夫是否是纯粹以实战为目的,因为过硬的打斗能力将比任何花哨的“说”、“教”都更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一味创作虚幻的招式,无异于是在建筑空中楼阁。所以说,只要有效地击败对手,就是高超的技术,对此,你应掌握每一个机会,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达到自己的愿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