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电子竞技艰难行走在体育路上(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5 15:4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付军
分享到:

 

  对于游戏业内的人来讲,并不是人人都认为有必要区分二者的。腾讯游戏《英雄联盟》项目总负责人Jim在接受记者访问如何看待网络游戏竞技和电子竞技之间的关系时曾表示,“我们认为所有的竞技本身包含着同样乐趣,而不必区分是网游竞技还是传统的电子竞技,刻意将二者区分开来是不太合适的。”

  4 电子竞技与体育

  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体育以及体育的概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性的表述,因此,体育的外延也是个见其殊。但是体育的本质却在不断的辩论中逐渐明晰,那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按照“某事物的本质是指决定这一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即某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该事物就是他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逻辑思考,电子竞技并不符合“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这条体育的本质,它更倾向于是以大脑运动为基本手段的。因为,没有哪个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是跳着玩、跑着玩的,动的;大都是坐着的,静的。可以说,电子竞技中竞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竞技划为体育范畴,理由是不够充分的。

  5 电子竞技在体育路上的现状

  电子竞技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而产生的,电子竞技虽然已被纳入体育的范畴,但电子竞技的发展与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文化、教育、电子出版等多方面也都有密切的联系。首先,电子竞技离不开电脑的软硬件,这就涉及到软硬件开发的信息产业部门。其次,电子竞技离不开互联网,这就与网络运行服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再次,电子竞技的游戏开发和推广上,需要国家版权部门的支持。在我国,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的健康发展方面,离不开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的引导和干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竞技的主管部门跨域多个方面,仅仅把电子竞技完全归纳入体育范畴有失公允。

  在电子竞技的众多领域里,体育只是在赛事举办方面略有涉足。但是目前国内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CEG(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外,还有CIG、GOC、PGL、CEL等国内其他部门机构举办的大型赛事,三大国际赛事韩国的WCG、美国的CPL、法国的ESWC也早在2003年入住中国。早期的CEG还可以算是有人气的赛事,但是后期也面临着观众稀少的尴尬。可见,体育在赛事举办方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电子竞技起步并不晚,也不落后于韩、美等其他国家,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出现世界性的大赛,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到底电子竞技是否适合走体育这条路,也许需要我们重新反思。

  6 总结

  电子竞技虽然已经被批准作为正式体育项目发展,但是这条路走得并没有开始预计的那样顺利,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健康发展”。因此,电子竞技到底适不适合走体育这条路,也许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或者说,要想在体育这条路上行走,需要更多方面的变通。

  参考文献

  [1] http://game.sports.en/subject/ceg/official/2003-11-08/3031.html

  [2] 何慧娴.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7.

  [3]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组.为什么把电子竞技运动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J].中国体育报,2004-01-13.

  [4] 电子竞技的双重未来v互联网周刊.2004-01-26.

  [5] 黄璐,张玉眀,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商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6-8.

  [6] 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21.

  [7] 王同胜.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52.

  [8] 周奕.“不必刻意区分网游竞技和电子竞技”[J].电子竞技,2011-04-08.

  [9] 冯寅.体育不是电子竞技的出路[J].电子竞技,2010-10-09.

  [10] 杨文轩.体育概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 杨芳.电子竞技应回归游戏的本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35-3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