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体育旅游的意义以及发展策略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9 16:5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宋州
分享到:

 

  [摘 要] 体育旅游的内涵很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可以按照项目和参与方式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发展体育旅游可以促进国民身体的保健健康,可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发展体育旅游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体育旅游;内涵;意义;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29-2

  体育旅游的内涵很丰富,包括以下几点:前往异地参与、与体育活动有关以及非商业性动机。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体育界和旅游界都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说,体育旅游包括各种带有体育项目的旅游活动,例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从事的身体娱乐和锻炼、体育康复、体育竞赛和体育文化交流,以及参观体育设施场馆等各项活动,都可以称为体育旅游。从狭义上来说,体育旅游则是指以参加体育活动或观看体育赛事为主要目的,去往异地旅游的行为。本文主要借助体育旅游的狭义概念来进行探讨。

  一、体育旅游的分类及意义

  按照项目来分,常见的有登山旅游、冰雪旅游、漂流和泛舟等等,按照参与方式划分,则有体育观摩旅游,包括大型赛事观战游、体育表演观赏游和体育景观观赏游,例如舞龙、舞狮、 舞凤、武术、拍胸舞、龙舟、高跷、公背婆、矮子摔跤、马灯、龙灯、花灯、稳凳、押加、跳竹竿、赶野猪、操杠、摇锅福、摔跤、打花炮、抢花炮等等;体育参与游,包括如徒步旅游和自行车骑游等等,例如漂流、划船、龙舟、潜水、摩托艇等运动项目。

  体育旅游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既能给参与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又可以保持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体育旅游,还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为国家分担就业难的问题,增加旅游业的利润,并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当然,更明显的是带动体育资源和体育用品的发展,扩大我国的内需市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 富步伐,也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保护资源。

  (一)促进国民身体健康

  如果能经常进行体育旅游,不仅能够增长体育知识、 磨练坚强意志,而且能够增大肺活量和肌肉力量,还可以调节神经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耐久力。优美的环境和具有疗养价值的矿泉、森林、气候等等具有保健功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和恢复体力。

  (二)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

  体育旅游可以促进人们智力资源的开发进程,通过旅游能使人们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还可以启迪人们的美感和激发灵感。通过参与体育旅游和当地文化活动,游客能充分抒发、宣泄自身内心深处蕴藏的生命体验潜能、历史审美情怀和文化审美情结并得满足和享受。发展体育旅游有利于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形成当地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

  (三)重要的经济意义

  体育旅游完美融合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优势,对国民经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首先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其次体育旅游业可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消费群体,在扩大市场需求、稳定市场供求、加快货币流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税收、提供就业机会和实现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都起到直接积极的作用,极大地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