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旅游的意义以及发展策略(2)
二、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体育正在由室内体育迈向户外体育,运动项目正从平和安静走向刺激,人们的参与意识正在日渐高涨。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正在呈上升趋势。我国已经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尽管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历史虽然相对短暂,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表现在:一是参加体育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加,二是各种体育旅 游设施迅猛增加,三是开展许多大型体育旅游活动。比如中国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马拉松赛等。
(二)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1.对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还不太成熟,对体育旅游尚未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由于体育旅游是新兴行业,在我国发展较晚,因而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比较欠缺,特别是与国外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这就直接导致许多体育旅游企业,包括旅游景区、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不高。而国外非常重视体育旅游领域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进入规范化的研究阶段。我们应该加强体育旅游的理论及政策研究。首先解决体育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如范畴、概念群、理论框架等,其次还要制定体育旅游统一规划及管理的政策,要尽快把国家的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现有的旅游景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制订规划时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将体育旅游纳入地区整个旅游计划之中,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
2.缺乏体育旅游专业服务人员和培训标准。发展体育旅游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某些需要旅游者亲自参加体育项目,必须遵循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达到康体健身保健的目的,还有许多活动项目必须经过专项指导后才能参与,例如潜水、蹦极、攀岩等。目前兼备体育和旅游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还比较匮乏,是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应大力培养能在体育旅游领域进行运动咨询与指导的导游,以及指导观看赛事、健身游、户外运动旅游的专门人才。对那些专项技术要求特别高和危险性高的特殊岗位,一定要通过专门的职业鉴定持证上岗,也可以通过在体育院、系或旅游院、系设体育旅游专业的方法来完成。
3.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工具、旅游宾馆饭店和商店以及供应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等。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周边的服务水平较低,专业化服务意识淡薄,不少体育旅游地段都处于较偏远的地段,远离交通便利的城市,游客的食宿、娱乐运动等问题的解决都是个体经营者提供,而这就导致服务水平可能较差。我们需要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来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规格齐全的体育运动器材,能提供游客需要的运动项目;还要有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要有充足体育用品、纪念品供应,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所有这些条件,都会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机遇。
4.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深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体育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这就限制了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从目前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来看,我们也发现体育旅游的视野发展平平,并无地方特色,大多的体育旅游中的运动项目内容单一枯燥,而且本地缺乏特色。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集中于开展大型的体育竞技型赛事,并没有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业生。这些大型赛事更多关注的是竞技性、娱乐性与观赏性,忽视了与游客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制约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与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其实存 在很大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都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和发展。我们应该大力开发和发展体育旅游产品,满足市场综合性多样性的的需要,包括康体健身、休闲疗养、养性娱情等等。对那些比较喜欢刺激的游客,可以根据情况开发蹦极、滑雪、冲浪等等体育旅游项目;有的游客喜欢比较休闲健身的项目,我们就要发展登山、划船、徒步旅行等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就要根据少数民族的特色赛事与节目进行开发,例如赛马、摔跤等等。各个旅行社在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时,首先必须搜索市场需求信息,仔细考察本地体育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然后同相关的体育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民间组织、景区景点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开发满足不同群体的体育旅游产品,在市场需求与本地现有资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大中城市周围可以依托特有的资源展开季节性的的既有娱乐性又具有体育性的体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季节性体育旅游。
参考文献:
[1]刘海山.从体验消费看体育旅游的发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6).
[2]秦涛.简谈体育旅游[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3]邹露.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障碍与开发潜能的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2).
[4]杨佳文.浅谈体育旅游兴起和发展之路[J].搏击·体育论坛,2012,(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