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重构的影响
摘要:文章试图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重构出发,探讨通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中华传统文化对如今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价值文化、组织文化和多样性文化重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运动
文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12—04
1问题的提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一支奇葩,它产生于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之初,在整个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茁壮成长,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来引领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华文明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它代表的是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它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其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五千年世代薪火相传,是人类发展史中最优秀的文化之一。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华文明第一次最直接的交汇。国际奥委会在其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将会给北京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致辞指出“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我们认为,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产生了有益的双向驱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中华文明更加开放的走向世界及中国体育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积极地汲纳中华文明的精华,接纳新的文化元素,实现自身一次新的文化重构,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成为更具多样性和普世性的人类共有文化。本文意图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重构的角度探讨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展望通过举办且产生巨大影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可能性影响。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地发展成为传统文化。
2分析与讨论
2.1文化的时代性
一个民族创造文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接受别的民族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尊重、包容先进的异质文化,与异域文化进行交流、通过交汇融合吸纳新的有价值的精神要素,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由于科技、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本地文化不断地与异域文化展开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流互换,吸取对方优秀文化的营养,实现自身文化内涵上的持续更新,是保持其生命活力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扬弃与升华。奥林匹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2.2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弊端问题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形态,具有超越国界、政治、宗教、肤色、种族与语言的限制,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开放的特征。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已经脱离单个地区、个别民族的局限,虽然它的宗旨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和利益,但它仍然深深地烙印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痕迹,西方文明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组织体系和规则等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另外,由于20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受世界商业和经济大潮的影响,加上20世纪国际奥委会的领导者大多是一些职业政治家或是实业家,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致使奥林匹克运动受到了过分的商业化、职业化和过多的政治干预与兴奋剂等问题的困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腐败、贿赂丑闻、赛场暴力和体育道德沦丧等现象。体育运动的本质意义被逐渐忽略,超越运动极限的本意被异化。这些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与宗旨的社会问题被称为奥林匹克的“人文危机”,而成为世界所有关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人的极大优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冲突开始了尖锐化的表现;是奥林匹克运动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于奥林匹克的哲学思想、文化价值没有深入发掘和发扬的结果。很多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学者和专家都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必须深入挖掘奥林匹克的内在文化价值,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认同接受更多有益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与智慧。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