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武术套路形成过程中非技击因素的渗入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0 16: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姚俊
分享到:

 

  摘要: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而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套路中渗入了很多非技击性因素,比如健身、修身、观赏、娱乐等。为什么武术套路会集多种非技击性价值因素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试图以太极拳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来研究阐述武术套路形成过程中非技击性因素是如何渗入并影响武术领域的。

  关键词:太极拳武术套路非技击因素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68—03

  众所周知,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关键所在,历史上大部分练武者的一个重要精神寄托也主要在于其技击的特殊功能。然而经过漫长的发展,武术并未局限于技击的狭隘领域,今天的中国武术被认为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具体到健身、修身、医疗、观赏、自娱、经济等价值领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武术套路集多种非技击的价值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太极拳为切入点,探讨非技击因素是如何以技击活动的素材为载体进入武术领域。因为太极拳的形成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同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经络学,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道教、八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从而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更具有代表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武术套路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非技击性因素。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为本研究论文撰写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针对传统武术套路中的各种非技击性因素对武术的渗入咨询北京体育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的教授和专家,获取宝贵意见。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健身功能对武术套路形成的影响

  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涵摄了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的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以太极拳为例,习练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松肩坠肘、开胯圆档、气沉丹田等这一切对血液循环有着明显改善效果,进而对人体的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太极拳中就有“健身桩功”,这种桩功以“清虚其心,轻松其体”为原则,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情绪安静,意念集中,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增强和改善内脏器官的功用,从而起到内壮外强的医疗保健作用。

  太极拳运动集中国古代的吐纳、导引、体操、拳法于一体,能活动人的四肢百骸、五腑六脏,平衡阴阳,要求眼随手转,对明目有很大作用。还要求眼法与步法身法一致,精神高度集中,这就是所说的“心静”“神凝”,是中枢神经对肢体调节的极佳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对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等均具有特殊的功效。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尤其是太极拳正以它健身功能的独到之处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喜爱,极大的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

  2.2修身功能在武术套路中的显现

  中华武术的修身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高尚的武德观念。武术的核心是搏击,攻防格斗,然而就是这般拳脚横飞、性命相搏的武术运动更是要遵守武林之人的共同道德规范之武德,它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包括习武重德,立身正直的拳道观,尊师谦和,忍让的处世哲学,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意识和先礼后兵的比武规范等,武术讲究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练艺必先养性修德。良好的德是艺的基础,艺德结合方为完美,中华武术以仁爱主义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际和谐为价值目标,使得武术远远超出作为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意义,而成为人们德行修养的一种途径,体现华夏民族优良品性的一种文化形态。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