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少林看家拳传承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0 16: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加林 刘定一
分享到:

 

  摘要: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登封市特色拳种少林看家拳的起源、特点及传承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对策,同时也为少林看家拳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建议,希望这些见解和建议可以有利于少林看家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希望少林看家拳在维护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少林看家拳起源

  传承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48—03

  前言

  “少林看家拳,宋代福居传;一门一道关,关关有武汉;任你武技绝,难过十三关。”这是少林看家拳起源的一个侧面写照。有言道:“天下功夫出少林”,但亦有“少林功夫源天下”。可见是民间的武术充实了少林,反过来民间的武术又靠少林扬名天下,二者相辅相成。少林看家拳就是取之于民还之于民的少林拳种之一,其自宋代福居禅师编纂以来,已历经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在鲁南和苏北一带流传较广。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发展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消亡。少林看家拳作为鲁南苏北一带地域特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以,研究少林看家拳的传承、现状和发展趋势,既有利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利于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少林看家拳的起源及特点

  1.1少林看家拳的起源

  少林看家拳,是早期嵩山少林寺院内主要的古老传统拳种之一。它的原型同其他拳种一样,是被官府通缉追捕入寺落发为僧的武士侠客从民间带进少林寺的。然后,又经过众多武僧汇集其它地方拳种并加以锤炼而丰富起来。到了宋代,福居禅师为防止有些寺僧学艺不精,出寺后有辱少林声誉,便召集寺内武僧高手研究提炼了少林看家拳原型中的精华招式,传授给26名武僧,设其关卡,每关有两名武僧把守。规定是任何僧俗家弟子想出山,必须打败这守关武僧,方可出师下山,否则不仅要接受寺规的惩罚还要继续留在寺内继续苦苦修炼,这守关的招势渐渐形成了固定的武术套路一少林看家拳。后来,由于寺院被烧,文物、经书、拳谱等毁于一旦,少林看家拳谱也被毁失。随着众武僧流落,靠僧人的记忆,少林看家拳又被带回了民间。回到民间的少林看家拳经过众武师努力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且更加完善,深受人们的喜爱。

  少林看家拳虽然源于少林,但它广泛流传于民间,主要分布于鲁、苏、豫、皖一带,盛行于鲁南的枣庄、郯城、苍山,苏北的连云港、新沂、邳州、徐州等地,我国南方也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明末清初杨秀山(1869—1947年,枣庄人,沂州国术馆馆长,少林拳二十八世传人)、“严大枪”严蕴齐,“铁掌顾”顾汝章、“鲁南侠”杨沛武、赵宝壁(苍山人)、徐祗法(郯城人)等。

  1.2少林看家拳的特点

  少林看家拳是少林传统武术中的优秀套路之一。属短打拳种,在该套路中实战技击最为突出,是历代少林寺寺僧最为注重习练的套路之一。该拳主要以缠、打、靠、摔、拿、踢、绊等动作组成,是一套难得而又富于技击和研究的武术套路。

  少林看家拳在形式上有“拳打卧牛一条线”之说,指的是演练时可以不受场地大小限制,实战中也能充分利用狭小的不利地形,迅速发挥出自己武功的威力。演练时起落进退均在一条直线上,这是根据实战需要设计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取南北两派之长,练时不直不能达气,打时不曲不能自顾);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提腿踢腿,轻如鸿毛,重如泰山。少林看家拳在动静、呼吸、运气、用气方面也很讲究,拳诀曰:“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于缓,用气贵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演练时强调一个套路要一气呵成,并使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的外三合之法及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形成一体,集中劲力,必要时发出吼声,以震敌胆,克敌制胜。正所谓: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

  总之,流传于沂蒙山区的少林看家拳套路动作严密紧凑,一招一式都是从实战出发,动作矫健而健壮,刚劲有力而富有弹性,非攻即防,具有浓厚的攻防特色。演练时章法有度,使用时勇猛迅捷。所以,可以将少林看家拳的风格特点归结为以下二十个字:古朴无华,轻灵多变,招法严谨,步法敏捷,功架端正。

  2少林看家拳的传承

  2.1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

  中国传统武术主要是在民间传播,少林看家拳也不例外。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主要具有地域性、传承性和非营利性三大特点。少林看家拳是一些拳师从少林寺带回来的,他们回到农村后扎根于农村,由于鲁南和苏北一带的农村密度较大,使得少林看家拳的传播范围不仅广而且散,同时其传播的内容上还带有较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初始传播,主要是纵向的,因为师父较少徒弟较多,但是这种传播方式保证了少林看家拳传承上的正统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林看家拳当时在民间的传播多是白发、分散且非营利的。这种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一方面促进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为少林看家拳在学校里进行为师生教学打下了基础。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