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看家拳传承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
2.2武术馆校中的教学传承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习武之风,它的直接影响,是各种武术馆校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也为少林看家拳在更大区域的传播建立了平台。当时武术馆校多数是以某某少林武术学校为名,因为开办武校的人多数是从少林寺回来的拳师。武术馆校内的教学内容自然以少林类的拳种为主,因为当时竞技武术套路在一些小的县城还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即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还不存在较大的竞争。作者自小习武的鲁南少林武术学院就是少林看家拳的主要传播基地,在入校的前一两年,学校里还是以教授少林类拳种为主,少林看家拳就是其中的代表(徐祗法老拳师亲自教学)。
3少林看家拳的传承现状
3.1民间传承步履维艰
作者在鲁南少林武术学院习武期间,曾经拜访过民间的多位少林看家拳习练者,他们多数是年轻时开始学习少林看家拳,现在年龄大都在45—60岁之间,他们在当时习练少林看家拳既不是为了强身健体,也不是为了扬名立姓;只是一种追求,一种爱好,是为了能够了却心中对中国传统武术无法割舍的情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他们各自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下一代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之中好多人暂时放弃了对少林看家拳的学习和研究,奔波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
3.2武校传承不容乐观
少林看家拳曾经是一些武术馆校办学之初的主要教学拳种,但是随着竞技武术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少林看家拳的发展空间已被极大的缩小,现在已经处在发展空间的边缘。鲁南少林武术学院的总教练徐祗法老先生,是闻名十里八乡的著名拳师,作为武术的总教练,为了能够继续推广传播少林看家拳,曾不辞辛苦将少林看家拳的所有拳谱画在学校的围墙上,但是从传播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更大的打击是,随着整个国家对武术馆校的重视不够和自身的经营不善,许多武校因生源不足而面临着闭门歇业,严重阻碍了少林看家拳在武校的传播之路。
3.3传承人之间青黄不接
传统武术的传承主要是靠老拳师的口传心授,拳师们的示范指导更为重要。随着老一辈拳师和名家们年事渐长,精力不足,身体状况也是越来越差,少林看家拳的传承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闻名乡里的徐祗法老先生如今也是年事已高,已不能做规范标准的示范动作,一些高难动作的演练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少林看家拳的习练者不能窥其全貌,而少林看家拳的精髓更是难以再现。
同时,一些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老拳师,一心想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和得意徒弟们。但是,子女们和一些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弟子,有的忙于事业和家庭琐事,有的忙于升学和就业,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还有的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或因亲情和血缘关系缺乏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失去了最佳的学习和提高的时机。总之,少林看家拳的在传承人方面出现了青黄不接甚至是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3.4理论研究滞后,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除了以前的鲁南少林武术学院在办学初期以教授少林看家拳外,在民间一些著名拳师的徒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少林看家拳套路,懂得了一些该拳种的拳理拳法特点,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口述,无法用文字将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写出的一些少林看家拳的心得体会也比较简单和肤浅,要把少林看家拳全面系统的加以整理、归纳和挖掘更是难上加难,缺乏对少林看家拳文化、健身、养生和科学等价值的整理和挖掘。虽然,以徐祗法为代表的著名拳师已经出了不少与少林看家拳相关的著作,但是已不能满足少林看家拳的当前发展之需,急需从事传统武术尤其少林看家拳研究的科研人员。
4少林看家拳的发展趋势
4.1扩大教育传承范围
少林看家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武术馆校和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武校多数是私营为主,它的传播不具有长久性;民间传承的社会不确定因素较多,会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不具备系统性;所以两者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先聘请少林看家拳代表性传承人为顾问,在总结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少林看家拳教材和培训教程以及教学光盘。然后,利用教育和体育、文化等部门的职能和权力,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少林看家拳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普及推广少林看家拳,使青少年从小学习和领略少林看家拳的博大精深,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地域归属感和家乡荣誉感;同时,还可以开展少林看家拳初级、中级、高级教练员培训,提升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水平,进而提高广大习练者的水平。
4.2加大社会传承力度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较为重视,可以利用政府投入、企业合作、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还可以利用政府和相关职能在征地、资金投入、开展传承活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建立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传承和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传承单位和传承人面对海内外进行办学招生和开展传承活动,扩大少林看家拳的传承范围和国内外的影响力,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少林看家拳爱好者习练少林看家拳,方便学员们学习和培训。最为关键的是,利用以上的资源优势,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不仅可以促进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传承,还可以为传承者提供就业机会,一举两得,较为实际。
4.3注重对传承人培养
少林看家拳传承在鲁南武术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徐祗法老先生。但是,老先生他已年逾古稀,他的精力和年龄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所以,少林看家拳的传承人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作为少林看家拳曾经的学员和弟子们应当增强少林看家拳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好机会向徐祗法这样的少林看家拳名家和老师学习,刻苦训练,持之以恒,把少林看家拳前辈们的宝贵遗产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在培养这些继承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教学还要注重少林看家拳文化内涵的传授。这样,既可以避免培养出只懂实践不懂少林看家拳文化内涵的武夫,也可以避免只会滔滔不绝却不懂少林看家拳技能拳理的伪名师出现。
4.4加强科学理论研究,提高武术文化水平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少林看家拳的专家名师应联合成立少林看家拳文化交流中心或研究所,鼓励更多的传承人著书立说,全面挖掘少林看家拳拳法技艺、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内容,提高少林看家拳的理论层次和文化内涵。传统武术少林看家拳植根于民间,科研人员应跻身其中,向少林看家拳代表性传人和名家学习,以申报课题、合作研究、协议资助等多种方式开展少林看家拳的研究。同时,少林看家拳的科研人员和弟子们应当在充分尊重传承人的基础上,帮助其挖掘和整理少林看家拳拳术技艺,出版少林看家拳系列教学光盘和理论专著,使其能够完整保存下来。
4.5举办相关比赛,加大宣传力度
借助政府以及有关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申请定期的举办与少林看家拳相关的武术比赛、学术研讨会等,加强与其他地方拳种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为少林看家拳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利用电视台、报社和网络等媒体资源,及时且定期的报道少林看家拳的传承现状和发展趋势,扩大少林看家拳的文化影响力和宣传范围,让更多人的通过媒体及时的了解少林看家拳,促进少林看家拳对外的交流并提升其知名度。
5结语
少林看家拳作为一种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受到武校传承不容乐观、社会传承步履维艰、普通学校普及程度不够、传承人身体状况、观念成就、后继乏人、理论研究滞后、缺乏专业研究人员、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林看家拳的传承可谓是不尽人意,少林看家拳的发展是任重道远。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扩大教育传承范围,加大社会传承力度,注重对传承人的培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武术文化水平,举办相关的比赛,增大宣传力度,才能使少林看家拳这一宝贵的濒临失传的武术文化瑰宝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其在维护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