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基本套路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武术作为一种传统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等众多的功能和作用。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武术学习和实践,对现代武术的表演艺术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武术套路表演作为一种现代的舞台表演艺术,极具审美价值。从外在形式上看,武术套路表演具有姿势美和结构美。武术套路动作的定势展现了肢体的均匀平衡之美,武术套路动作在空间层次和方向位移的千变万化则体现武术套路表演的飞动之美,武术套路舞台表演动作的编排,又能充分体现武术的技击配合组织的结构美,从表演的意境看武术表演具有节奏美、神采美和性格美。
关键词:武术套路表演;武术套路与舞蹈;武术套路动作创编;节奏;音乐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61-04
一、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我们祖先对世界体育的伟大贡献。随着中国武术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频繁,武术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逐步成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众所周知,武术是融健身性、技击性、表演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它的形式、内容和方法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术观点、伦理道德、兵法思想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和渗透了中华民族的许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传统文化。就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性而言,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当从武术史学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讨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问题时,就会发现,武术套路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的舞蹈、杂技、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在古汉语中“舞”与“武”曾相互通用“武、舞古同字,武即舞也”。例如《诗经》中记作“象舞”,而《礼记》中则记作“象武”。又如《春秋》中有“以蔡侯献舞归”之句,而《谷梁传》在解释时却改为“献武归”了。《释名·释言记》中记有:“武,舞也,征伐行动,如物鼓舞也”。由此说明早期的“武”与“舞”的意义是相同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与舞蹈的概念分得越来越清楚,武术溶于军事作战与健身,而舞蹈偏向于表演艺术。比如:汉代就用“武艺”这一名称把舞蹈与武术初步分割开来,但由于武术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同时具备,它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艺术领域的作家来运用和发挥武术的美学功能,这样有些舞蹈往往受武术的影响或多或少夹杂着武术的形式与内容。当然,舞蹈也同样深深影响着武术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健身方式。
二、文献综述
武术套路在舞台上的表演作为一种武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作为展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弘扬传统文化精粹的重要手段,正日益广泛地出现在各类喜庆活动中。尤其是大型的团体武术套路表演,更起到扬国威、振民心、显武魂、悦心目之效用。愈来愈受到世人的欢迎和喜爱。然而武术套路在舞台表演中鲜明而强烈的节奏不仅是武术表演中重要的外部特征,也是它内在的精神,事实上长期以来,无论是看武术表演的观众,还是表演武术的演员,对这点有着最直观和最真切的感受。
武术在舞台上的表演中表现出的优美的形态,鲜明的节奏,合谐的神韵以及形式与技艺美来自表演者对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与身形姿态的高度配合,节奏的处理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来自武术套路那浑厚雄壮的气势和身体运动的特殊形式。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武术套路表演的价值和舞台表演动作的创编及服装、音乐、舞美等的搭配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根据自身的实践感受和观察提出观点。
2.逻辑分析:运用逻辑方法对所观察的现象与统计数据进行逻辑处理。
3.文献综述法、归纳法: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整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四、研究与分析
(一)武术套路表演的价值探索
武术运动本身具有可欣赏的艺术价值,传统武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现代武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社会的传统武术、竞技武术,使得武术体系、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吸引人。现代竞技武术在“高、难、新、美”四字方针的指导下,动作中花法更多,表现和突出人的身体和技巧美的动作加多。单看这个“美”的要求,就可以了解现代人们对于武术的要求在艺术表现上也提高了。动作相比之下更加舒展大方,跌宕起伏,更加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不论是传统拳种还是竞技套路,每一个拳种的动作都有其突出的特点,都有一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在舞台表演中注重的都是表演的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如长拳舒展大方,轻快潇洒;南拳深厚沉稳,刚劲有力;太极拳轻灵圆活,绵绵不断。这样使武术在动作创编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同时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可以促进武术的传播和发展,同时还潜在着一定的商业价值。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