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射箭项目心理训练的探讨(2)
射箭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应注重计划的科学性,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成果为依据,以射箭运动员的身心机能变化规律及心理需要特点为前提。遵照射箭项目的训练及竞赛规律,选择适宜的、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的心理训练方法与评估手段,提出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计划与方案。
其次,计划的制定应尽可能注重射箭专项心理的代表性。张忠秋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要素》一文中,从六个方面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描述: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能量;心理适应;心理场;个体化心理调节;自我水平的发挥等,而且指出,要根据自己的专项特点,真正把一些针对性强的内容落实到心理训练计划当中,落实到每天的训练当中。鉴于射箭项目运动训练与竞赛所涉及心理因素的多样性,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紧密联系,为使射箭心理训练计划真正融入到整体训练计划中,全面考虑心理训练计划的内容及具体实施程序。
心理训练计划制定时必须认真思考射箭项目的心理特征,充分考虑到射手在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上的特殊要求,才能较快获取切实的训练效果,对训练与竞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兼顾射箭运动员的个体身心特点,做到因人施训。譬如,有的运动员情绪易激动,在比赛中不易控制自己,对此在心理训练计划制定中,就要考虑如何加强其情绪的自我控制;有的运动员可能情绪消极,在激烈的比赛中状态调动缓慢,就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心理的“自我动员”能力等。张忠秋曾谈到,依据运动员比赛发挥水平和个体身心消耗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调节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比赛前,要认真了解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兴趣和欲望的感受点在哪,逐渐设计和安排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强化专项比赛所需的兴趣和欲望内容,以实现良好的比赛自我表现水平。射箭作为个人项目,其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也必须注重个体差异,从而保证有针对性的进行。
四、贯彻射箭心理训练的实施原则
制定了合理的射箭心理训练计划,要坚守基本的训练实施原则尤为重要。
发展性原则。实施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和发展射箭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为此,在实施训练时应以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为主,杜绝可能给运动员带来身心痛苦和伤害性打击的做法。例如,不应该采用“泄气”的办法克服赛前紧张,更不能用冷落、讥讽等粗鲁的言行来对运动员实施“激将”,以激发出其“斗志”等。这些方法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获得一些暂时性效果,但它留下的心理隐患却难以修复。因此,在心理训练计划实施中必须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采取积极肯定的语言和方法,从关心、爱护、发展运动员体能、智能的立场出发,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循序渐进性原则。射箭心理训练的周期化进程一般应为:基本心理技能训练→专项心理技能训练→个人比赛策略训练。研究及经验显示,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发展,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训练、培养才能实现,所以,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其目标、方法、程序都必须切合射箭项目训练与比赛的实际,遵循由易而难,由基础到专项的进程。
重复性原则。射手的自我心理调控技术必须通过反复系统的训练才能实现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以至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发挥其效力的转变。而且,射手已发展出的某些心理技能,如果缺乏后续的坚持性训练,亦可能出现生疏抑或效用下降的现象。
五、克服目前射箭心理训练实施中的一些不足
“信心不足”射箭心理训练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效果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常常会给急于看到效果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上带来某种不确定性。为此,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使教练员与运动员坚信,只要坚持正确的训练方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缺少时间”。运动训练中常会遇到任务紧急、时间紧迫的问题,许多教练员、运动员也会以此作为无暇开展心理训练的理由。事实上,心理训练贵在坚持,无需每天抽出大段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如进行放松训练,开始阶段每天可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练习。随着放松技术的掌握以及放松能力的提高,每天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完全可以安排在训练间隙或训练完成后进行。
如果心理学专业人员缺乏对运动专项的了解,就无法与教练员、运动员进行有效沟通,无法了解和回答训练计划实施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失去对心理训练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其合作关系及心理训练也可能因此而终止。此外,如果运动员、教练员在相关体育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准备不足,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心理训练价值以及实施原则、程序的理解,给心理训练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必须充实科研人员的专项训练学知识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运动心理学、训练学知识,只有这样心理训练才能科学、持久的开展,也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