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8
引言
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教育将更注重人的发展。在学校体育方面,新课标的颁布更加突出健康与教育的价值,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1.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1.1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与1995相比,2000年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报告显示,学生体质问题主要为: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如耐力素质、爆发力、速度)较差,其中最薄弱的是耐力素质;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逐年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逐年升高;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另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等一些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在青少年中也出现了。许多相关学者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社会更关注的是青少年如何成才,对健康的关注较少。
1.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问题已然成为教育的焦点之一。现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急剧变化的时代,他们的心理活动比过去以往时代都活跃,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是多种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危年龄段,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觉醒,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兰自力在《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中指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立意识欠缺,依附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自我调控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1]。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1.3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能有效的应对和顺应社会生活的环境,使个体内部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新课程标准把社会适应列入了课程目标体系,为使中学生能正常进行人际交往、保持个性健康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中学生这一时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均衡阶段,不够成熟,同时,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由于来自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大,间接忽视了对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1.4中学生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处理健康信息和服务,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得生活行为规范健康,本质是健康技能和健康习惯的养成。现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获取途径多样化,但是他们的健康往往置于末位,健康的知识不全面,也不够重视,以为健康与否离自己甚远,结果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健康问题:抽烟喝酒、网络成瘾、视力下降、睡眠不足、膳食不均衡、身体肥胖等。
2.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增强疾病预防的能力,增强个人卫生,促进心理健康,提高避险能力。
3.学校体育对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人对体育十分热衷,认为“理想的人物不是关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较匀称,身体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柏拉图则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苏格拉底也宣扬“那些天生体质脆弱的人,只要锻炼身体,就会在锻炼的地方强壮起来” [2]。我国古代对于身体健康也一直有研究,古人倡导“天人合一”、“阴阳调和”、“身心合一”的养生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武术等,都是自古流传至今的优秀的养生健身方法。毛泽东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过:“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并且认为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3]因此,体育是促进身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中学生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体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可谓是举足轻重,从早锻炼到课间操,从大课间到课外活动,学校体育在中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对中学生有以下促进作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