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当代中外女子体操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7 18:0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冷朝丽 李吉
分享到:

 



  (四)中外女子体操高低杠换杠动作的对比分析

  换杠动作是高低杠项目特点所决定的特有的一类动作。近年来,随着换杠动作加速发展,将大幅度的飞行动作引到两杠间完成,既运用空翻接腾越换杠,腾越接空翻换杠。这样使得运动员在两杠间上下翻飞,杠上杠下动作一气呵成,不仅动作难度大,而且编排多样性,有创新,有新意。

  1.低杠换高杠动作的对比分析

  如表6所示,从低杠换高杠动作看:各国选手的换杠动作以弧形上换杠为主,屈体回环腾身换杠与屈体回环腾身转体180°换杠的运用比较少,虽然在 2011年和2012年比赛中采用弧形换杠的人数减少,采用屈体回环腾身转体180°换杠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中国选手大多数仍采用弧形换杠。由于国际裁判对高低杠评分规则作了修改,对于连接不流畅、动力性不足的成套已经不能如表9-10所示,在2010年世锦赛比赛中,仅有少数的选手在低杠上留下了同杠掏杠或蹬杠、腾身类的难度动作,其余的人均是为了到低杠“中转”,在低杠上未留下任何同杠难度;2011年世锦赛比赛中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在低杠留下同杠难度动作增加,中国选手何可欣与姚金男、德国选手伊丽莎白以及美国选手道格拉斯都在低杠上完成了同杠掏杠类的难度动作。其实,低杠也具有开发空间,有些高杠上的难度动作搬到低杠上来做,不仅丰富了编排,而且更为安全稳定,同时难度不仅不会下降还有可能上升。只要结合低杠的特点和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是可以开发出一些新颖独特的低杠同杠难度动作来增添新的编排内容。

  2.高杠换低杠动作的对比分析

  如表7所示,中国运动员的高换低基本采用的都是PAK空翻越低杠,缺乏创新,易出现屈伸上等无价值连接动作。本文认为在今后的高换低动作编排中,我们要把高低杠器械特征和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更加全面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运用到动作的创新中,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特色,加强换杠连接的多种选择形式,弥补我国在换杠动作创新上的空白。同时也可以采用在原有的杠间换握动作之前、后,增加与高杠或既与高杠、又与“低换高”的有价值连接,从中获得有力的连接加分,以提高整套动作的D分。

  (五)中外女子体操高低杠连接动作的对比分析

  想要让整套高低杠的D分比较出众,不仅需要单个动作的难度价值高,动作之间的连接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中外女子体操的连接动作进行对比研究是有必要的。

  总体上来看,其动作难度价值在包含了各种大回环、近杠回环以及转体之外,还包括各种飞行动作以及连接。其中,D组空翻类动作可以分为分腿正掏360°、京格尔空翻、前空翻等;而E组动作可以分为高杠手倒立扭臂握向前大回环在倒立前经单臂转360°、低杠180°腾跃至高杠等。从伦敦奥运会中外女子体操高低杠难度动作连接类型看,运动员选取的动作多为D组和E组,难度价值较高,相比之下,中国选手在连接加分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中国选手的连接中大部分是转体,而国际体联在北京奥运后将规则做进一步修改,对中国女子高低杠杠上转体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导致最后得分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女子体操队想在高低杠项目继续保持优势,在成套动作连接中增加飞行动作及其连接的使用次数,并学习国外运动员,均衡的运用杠上转体和飞行动作的连接次数,既能获得加分也能减少扣分,这是提升中国女子体操高低杠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的重要途径,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去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一)近年来,女子体操高低杠项目难度成套动作难度价值向高难发展,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只有具备较高的难度动作才能获得较高的D分。从近三届世界高水平比赛中,中国体操队在高低杠难度动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国外优秀选手在上法方面开发了难度较大的B组挺身推越低杠至高杠悬垂上法,中国选手主要采用A组低杠屈伸上法或高杠屈伸上法;转体类动作+空翻下的“二连接”下法是发展趋势,中国选手除何可欣采用该下法外其余多采用直体后空翻两周的动作下法。

  (三)在高杠同杠动作中,我国两位选手在转体类、空翻类以及腾越类动作编排方面的类型比较丰富;在低杠同杠动作中,中国队选手皆几乎未在低杠上保留同杠掏杠类的难度动作。

  (四)在低杠换高杠动作看,国外选手大部分都用正掏(蹬杠)回环腾身后跃至高杠,而中国选手皆以弧形换杠为主;在高杠换低杠动作方面,国外选手采用PAK空翻越低杠的人数减少,采用前摆转体180°腾越低杠与伊佐娃换杠的增多,中国选手仍以PAK空翻越低杠为主。

  (五)在连接动作方面,中国选手在连接加分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中国选手的连接中大部分是转体,而国际体联在北京奥运后将规则做进一步修改,对中国女子高低杠杠上转体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成套动作连接中,中国女子体操高低杠的飞行动作及其连接的使用次数存在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陈立农,张武雄,刘永东,徐佶,戚子华,黄丽玫.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的优势和潜在危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1):76-78.

  [2] 张虹,杨鸿黎.2008年奥运后世界女子体操格局变化和中国女队的发展对策[J].昆明学院学报.2010(3):104-106.

  [3] 金力,刘革,孟宪林.当前世界女子高低杠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3):269-272.

  [4] 王丽,张霞.世界优秀女子运动员高低杠成套难度动作要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1):49.

  [5] 赵莹,郭静.女子高低杠动作编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37.

  [6] 孟陈佳.女子高低杠动作编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80-81.

  [7] 李春光.新规则下世界女子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87.

  [8] 莫慧兰.中外优秀运动员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对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9] 江山,周子静.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高低杠决赛动作结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03):3-6.

  [10] 曲秀丽.从国际高低杠技术的发展看我国高低杠技术的不足[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59-60.

  [11] 文国瑜.高低杠动作编排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44-48.

  [12] 谈晓矛,戴瑞磊,韩华.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女子高低杠的优势与差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04):356-359.

  [13] 韩野.当今规则下女子高低杠的潮流动作与编排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225-226.

  [14] 刘成,李秀华,唐画琴.试论当今世界高低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83.

  [15] 李柳,孟宪林.北京奥运会女子高低杠比赛特点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1):15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