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活动的历史作用及启示(2)
2 中国教会大学重视体育活动的原因
西方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基督教教义是中国教会大学重视体育活动的内在决定因素。首先,西方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中国教会大学重视体育活动的直接理论来源。无论是夸美纽斯还是卢梭,近代西方的教育家们都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8],主张从德育、智育和体育3个方面培养年轻人,这些教育思想奠定了体育在近代西方大学的重要地位。中国教会大学作为基督教差会仿照西方大学在中国设置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引进西方办学模式的同时,也把重视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带入中国,并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其次,基督教教义是中国教会大学重视体育活动的间接理论来源。“根据基督教的观念,人对身体有一种管理、经营、关怀而使之健康的责任”[9]。基督教认为人们有责任通过饮食、运动等让身体保持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使其能够参与到基督教宗教活动中去。中国教会大学作为基督教向中国传播福音的载体,不仅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而且出于训练传教士的目标,都要求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所以学校的体育活动也自然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旧中国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较差的身体素质是中国教会大学重视体育活动的外部影响因素。旧中国恶劣的生存环境主要是由于缺乏卫生教育以及落后的医疗条件造成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被视为“流行疾病的源泉”,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低下成为教会大学中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中国教会大学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强制检查身体,避免流行疾病进入校园,而且为了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以便于顺利完成学业,加强体育锻炼成为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
3 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活动的历史作用
3.1 增强了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中国教会大学不仅有一以贯之的体育活动,而且对待学生的体育课是非常严肃的,例如燕京大学的女生,如果在一个学期内体育课请假6次以上,该课程就没有学分,在旧中国对待女生如此,男生就更加不言而喻了[10]。中国教会大学的课内运动和课余体育锻炼使学生从椅子上解放出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体魄。中国教会大学不仅引进了西方的体育教育模式,而且在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运动氛围,使中国学生改变了以往单纯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和锻炼结合起来,成为脑力和体力都强壮的人,就像圣约翰大学顾斐德描述的:“每天下午4点半以后,操场便因活动的学生而焕发生机,他们似乎已经领会到了西方人走出校门的精神的真谛。他们跑步、冲刺、喊叫,全然不像是中国人。”[2]52教会大学教给学生的另外一个体育精神就是勇往直前、奋勇拼搏的精神,起初中国学生认为在竞技体育中把对方打败是不道义的,而且有些弱队害怕丢面子而不出现在比赛场地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中国教会大学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体育精神。如1930年8月9日,燕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举办一次比赛,南开大学的足球队和燕京大学的曲棍球队分别击败对方获胜,赛后两校的学生在校务长的公寓内共同参加了一个和谐热闹的晚宴,体育精神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3.2 促进中国女子运动的发展,加强学校间交流
在保守的旧中国让女生读书和参加体育运动都是不合乎礼仪的行为,而中国教会大学不仅为中国女生提供了与男生同样的教育机会,而且率先开展女子运动,促进了中国女子运动的发展。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教会大学中在女子体育方面最具代表意义的学校,学校不仅为女生建设了体育馆,而且基督教女青年会每年资助5 000美元专门用于学生的体育教育。此外,体育竞赛作为学校间交流的纽带,打破了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隔阂,新教大学和天主教大学,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通过体育竞技建立起了友谊。
3.3 转变中国旧思想,发展中国体育事业
中国教会大学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把西方的先进思想传入中国社会,促进中国旧思想的转变,一方面,让“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女性走向了操场,和男生一样奔跑和呐喊,给予了中国女性平等的教育权和运动权;另一方面,通过德智体全面发展,改变了中国学生传统文弱书生的标准形象。中国教会大学及其学生还把许多西方体育项目和体育制度带入中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 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活动的启示
中国教会大学虽然是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的工具,但是它培养了大量的与其规模不相称的优秀毕业生,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中国教会大学的体育活动作为中国近代高等体育教育的先驱者,至今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启示作用。
1)把中国梦与体育锻炼联系起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向往化作锻炼身体的动力。
基督教差会在中国建立教会大学的目的是培养传教士以便于传播福音,但当时的中国社会交通不畅,生活环境恶劣,这就要求传教士不仅需要掌握基督教教义,而且还要拥有一个强壮的体格,这也是中国教会大学重视体育的原因之一。传教士们让学生把传播基督教教义的感情与拥有强健的体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全体人民的共同向往,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同样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去。现在的大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体育结合起来,用青年学生的共同理想激励他们,用青春的正能量促使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2)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作用,提高执行力。
我国现今高校中仍然存在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11]的现象,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和课余锻炼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从制度和硬件上加以保障。中国教会大学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面临着传统思想和现实条件等多种挑战,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的重视和严格要求。体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早已达成共识,国家和学校在制度上也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但在日常的执行过程中缺乏高度的思想认识和执行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把体育与智育放在平等地位,把思想上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执行力。
3)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把卫生教育与体育结合起来。
由于民国时期流行病爆发以及中国学生体质较差等原因,中国教会大学在入学前都会为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在开学后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分类教学,学校医院与体育教师有着良好的沟通,而且学生的卫生教育也被纳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针对男生和女生的生理特征分类教学。当今我国大学的新生入学体检已经成为常态,但是在学生体质详情上医院与体育教师还存在资源共享的障碍,对体育教师根据不同体质进行教学造成了困难。此外,卫生教育被单独设置为一项专门课程后,完全脱离了体育教学的范围,缺乏在体育锻炼中的实际认知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卫生教育与体育的相互联系,在卫生教育中讲解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实际运用卫生教育的理论知识。
中国教会大学虽然只在大陆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发展规模也相当有限,但是它能够成为同时期其他学校模仿学习的典范,以及对中国近代体育事业产生与其规模极不相称的重要影响,这其中存在着内在的合理性。我们要用公正、客观的态度正视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活动,在考察其文化侵略性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对我国当今大学体育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芳卫廉. 基督教高等教育在变革中的中国1880-1950[M]. 刘家峰,译. 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2] 赉玛丽. 圣约翰大学[M]. 王东波,译. 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3] 李沐紫,杨倩,刘兆祥. 大学史记[M]. 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324.
[4] 艾德敷. 燕京大学[M]. 刘天路,译. 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5] 德本康夫人. 金陵女子大学[M]. 蔡路得,杨天宏,译. 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53.
[6] 陈刚. 教会大学校体育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2007(6):93.
[7] 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 徐大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8] 张云江. 基督教关于身体的观念[N]. 中国民族报,2006-09-26(6).
[9] 章映芬. 燕京大学女生体育部概况[J]. 体育研究与通讯,1935(4):152.
[10] 樊未晨. 体育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专访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N]. 中国青年报,2012-05-16(0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