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策略(2)
多年前,笔者有幸收集到一本湖北孝感民间雕花剪纸作品集。注目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马上使人眼前一亮,作品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太强烈了,令人惊叹,百看不厌,爱不释手。作品集印证了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辉煌,人的思绪能够随着作品集去想象它过去的繁荣。在20世纪初期,湖北雕花剪纸作为一个行业相当繁荣,并出现了明显的行业细分和协作生产关系,像做蜡盘、磨刀、出花样等有专门的制作工序、工艺也都是分工完成。
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虽然有着昔日的辉煌,但它在时代的大潮中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是今非昔比,风光不再。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政治上的开放必然带来经济上、文化上的开放。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既分工又协作,世界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与突飞猛进,又使得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在应用范围上缩小。另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实施产业转移,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为了其利益最大化,常常以文化入侵的方式对其它国家输入价值观念,以巩固他们的市场,扩大其市场份额。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在思想上就是一切向钱看,金钱拜物主义盛行。这对民间雕花剪纸艺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民间艺术,纷纷进城打工赚钱。客观地讲,在大工业生产时代,民间雕花剪纸这种小型分散的手工劳作是无法与现代印刷大工业生产分庭抗礼的,这必然导致民间雕花剪纸艺人纷纷转行或远走它乡,不少艺人渐渐淡出创作,无可奈何地结束了艺术生涯,使民间雕花剪纸艺术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从而使这一民间艺术有濒临失传的危险。
针对此局面,中央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在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孝感、仙桃和鄂州的雕花剪纸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作为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工程,拨专款成立专门的机构,建立民间雕花剪纸艺术创作中心,建立专职的创作队伍,实施专职队伍与兼职相结合的雕花剪纸艺术队伍建设策略,并建立专门的创作基地。为使雕花剪纸艺术不致失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实行津贴制度,让他们带徒弟,言传身教,不仅实施专业队伍的培训,还与普及相结合,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和从事雕花剪纸艺术,扩大雕花剪纸艺术创作队伍。更为重要的是,主管部门还鼓励专业艺人参加国内外大赛,对获奖者予以奖励。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重视下,各地方将雕花剪纸艺术提升到战略层面,把雕花剪纸艺术作为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和策略,让雕花剪纸艺术成为当地的名片,增强其艺术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虽然湖北各级政府对湖北雕花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下了很大力气,但始终不好解决的就是传承人问题,因为湖北雕花剪纸艺术所在地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此兴趣不大,而那些昔日的传承人又大多年事已高,纷纷谢世。这也是全国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尴尬现象。因此,不解决好艺术传承人问题,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就始终堪忧。
三
面对今天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传承难题,如何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保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对国外高校的考察,我们认为,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传承可以由过去的自发传承转为自觉传承,即以湖北各高校的艺术院系为依托,借助学校教育这一重要的文化传承途径,使年轻一代能系统地了解这一地方性的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从而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在自觉传承中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阵地,学校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但现在我国各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主要是讲授西方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而讲中国民间美术的甚少。在艺术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了解很少,他们不清楚哪儿的剪纸有名,哪做的年画有名,我省有哪些民间艺术品类是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不能不说是我们艺术教育中的缺失。这也不禁让作者想起2009年在美国大学访学期间,那里的美术学院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美国大学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视野十分开阔,其非常善于从其它国家和民族艺术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他们经常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高校举办各种讲座和展览。在这种相互交流中,他们以其它国家的艺术营养来丰富本国的艺术,赋予艺术以一种新的生命力,美国高校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中国的高校及艺术工作者应该从中得到启发,我们更应该对我们身边包括民间雕花剪纸在内的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加以重视,而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教育改革。应该将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这一地方性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纳入高校的艺术教育,并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间雕花剪纸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的民族美术是由宫廷美术、文人美术、民间美术三大部分组成[5],若忽视了民间美术,那将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青年学子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国家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如果青年学子在大学期间就能形成重视和正确认识包括民间雕花剪纸在内的民间美术的良好意识,那么在以后的艺术与设计工作中就会带着这种意识去进行艺术创作,其设计就会打上民族的烙印,具有民族特色,而对于文化和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与此同时,我们的民间雕花剪纸艺术也会借助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力量得以传承,并在新的传承模式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要借助湖北高校艺术院系来实现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自觉传承,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依托湖北省艺术类高校或湖北高校的艺术院系,并与地方剪纸协会合作,设立高校民间雕花剪纸研究机构。由高校研究机构组织研究人员,展开对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同时,还可在高校设立民间雕花剪纸艺术陈列馆,除了供教学和研究之用外,还可服务于社会。
其次,以民间雕花剪纸研究为基础,进行艺术与设计教育课程改革。以多种形式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民间雕花剪纸的课堂教学。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必修课,针对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还可定期举办讲座,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堂内充分感受到民间雕花剪纸的艺术魅力,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推广、普及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知识的目的,让他们了解到寓意深刻的民间雕花剪纸艺术所承载的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感受传统文化,达到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而所需的教学师资既可依托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在剪纸艺术上有造诣的民间艺术家或知名研究者前来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在学校内开展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对校外民众举办培训和展览,进而达到向民众宣传和弘扬民间艺术与文化的目的。此外,由于现在我国高校和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还可利用对外文化交流的机会,将这一地方性的民间传统艺术纳入到文化交流项目中来,这样一方面达到了对外宣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些举措能使高校成为进行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研究、教学、培训及对外交流的基地,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宣传、推广、普及民间雕花剪纸艺术,同时也为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培养出高素质的创作型人才,使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后继有人,长久传承。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