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时空的轻盈之舞(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3 09:2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贺小力
分享到:

 

  要了解《我城》里满溢的香港人的骄傲,就少不了对于那段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历史的回顾。1973年,香港开始实施新市镇建设全面规划。贫民得以重新安置,到1991年,有二百多万人住进新居民区;道路交通系统得到重建,香港拥有了连接各个新市镇的公共地铁网络;实施低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教育领域飞速进步……尽管香港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样飞速的发展仍然无法不令香港人感到自豪,而这种自豪感不需要过多的转化就上升为一种本土意识。西西这样的年轻人,早已没有父辈的流亡心态,而是以香港为家,以香港人为同胞了。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看本土意识,我们会了解这种意识是如何在文本中得以实现的。《我城》的开头便显得十分耐人寻味,它选取的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先写阿果一家继承了一栋老屋,继而写到父亲的葬礼。老屋在某种程度上正象征了香港,它的前任屋主对其不屑一顾,恨不能早日离开"此等有如喝着菊花时节龙井的第九级茶的巢"{3},现在屋里则住上了"喜欢刨铅笔的阿发,喜欢在楼梯上跳着唱烘面包烘面包味道真好的阿果"{4}。这两个"喜欢"表明了年轻的一代对于从长辈那继承来的老屋(香港)的极度热爱之情,与"荷花们"的过客心理正好形成鲜明对比。父亲的葬礼正是这样一种象征,旧的死亡背后,便是新的诞生。葬礼结束的时候,西西突兀地写了一句"有风停在无名天使的翼上"{5},让人费解。不妨引用一段本雅明对历史的天使的描述:"天使想驻足于此,唤醒逝者,并还原那已被打碎的事物。然而一场风暴由伊甸园席卷而至;风暴猛烈地攫住他的双翼使他再也无法阖翅。这风暴势不可挡地把他推向他所背对的未来,而他跟前那堆残骸却已在此时成长拔高到天际了。这风暴就是我们唤做进步的东西。"{6}这段话作为无名天使的注解应当是恰如其分的吧。父亲永远留在了凝固的时间里,将活在众人的记忆中,天使也许想唤醒逝者,却被风吹向了相反的方向,时间开始了流动的过程。

  这种流动的时间又是同质的、空洞的时间,不同于本雅明的过去未来融于现在的弥赛亚时间。它的空洞是因为将过去、未来剥离了开来,仅仅指涉正在发生的当下。它的同质性表现在,"我城"的人即使素不相识,却相信彼此间是有联系的。广场上请愿的人群,百货商店里逛街的人群,他们都以复数出现。而阿果、麦快乐这些人也都不是以个体身份活动,而是一个群雕式的展现,彼此间的个性特征被有意模糊,无法辨认。这些人物的行为完全可以互换,阿果变成公园管理员,麦快乐也许成为航船上的一名电工。甚至连他们的外表都出奇的一致,头发一般长,又穿一样的牛仔裤,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色彩。他们做着最普通的工作,但又是这座城市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他们热爱这里的天空、道路以及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即使像阿游一样漂泊海上,仍是心念"我城"。只要是有关"我城"的报纸,甚至只言片语,船上的人都要反复阅读,虽然上面发生的事情,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不一定有关系,但他们确信彼此有深刻的关联。因为有这个精神的原乡,才有力量走遍世界的其他城市。

  我们注意到,本土空间之上,除了欢快流动的主旋律,也有感伤的篇章。这种伤怀发生于凝固时间之中,由怀旧引起,"在这个城市里,每天总有这些那些,和我们默然道别,渐渐隐去。"{7}怀旧本身,就饱含了深深的爱恋,因此才会感到特别惋惜。对于一个城市,旧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意义的积淀。而感怀这个行为本身,则将人与城市的历史紧紧联系起来,城市于人,不仅是平面的生存空间,还有切身的记忆与情感积累。在《我城》中,怀旧还不单单是作者抒发个人情感,西西用了一种召唤的语调试图唤起读者的记忆:"你可记得小学的时光么。你的小学,是一间怎么样的学校呢,当悠悠来到长满夹竹桃的斜坡旁边,她就看看学校还在不在,大家还种不种花。"{8}在这样的召唤中,香港人找到了一种共通的情感。

  三

  当我们把目光从"我城"转移,视野变得更为广阔。我们和阿游一起见到了世界各地的城,这些城当然可以作为"我城"的他者,作为镜像存在。这一方面更加强了本土意识,但从镜中影像的相似性上,我们发现了城市与城市间的同质性,以至于阿游误将其他的城市认成"我城"。那么反过来,我们同样可以将"我城"这第一层空间投射至外层,成为现代城市的象征。西西通过幻想时间里的事件,展示了城市高度发展后的弊病。

  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工业化之后的城市,一切都追求速度、效率,人们建造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惬意,但城市却常常成为束缚人的枷锁。因此常常有人用"异化"来批评现代都市生活,并转而向往乡土田园的诗意。作为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对立物其实并非乡土,而是野蛮、原始的社会,乡村也是文明的产物,只是进程要缓慢得多。加美·尤伊斯在《上帝也疯狂》里,用布希族的野蛮反衬出现代文明的冷硬感,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原始部落里的人人相亲和文明社会的战争、暴力、人与人的深刻隔阂。这与西西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十节的城市寓言写的正是一个关于隔绝的象征。整个城市都被塑胶布包裹起来,人也一样,只有"你"能走动,可是你说的话没有人能听见,更无回应。你只能选择变成一个包裹,或者选择一把剑,成为新一代的西绪弗斯,永远做徒劳的切割工作。阿果应聘电话机构时,与面试官进行了一段没有温度的对话,他的心理活动很有意思:"如果我和你一起生活在图腾社会的时代,情形会完全不同吧。我们会是……我会看见……我还会知道……现在可是引力能的时代了,一切都改变了许多……那么繁琐的工作,想彼此了解多一点,实在很困难了。"{9}与文明城市中人与人的沟通出现困难相反,蛮荒时代的人们却能够互相了解,不得不说是对于文明的一种讽刺。

  精神层面的疏离之外,城市还面临更为实际的问题: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地球的资源迅速减少。西西通过想象,刻画了一个未来的城市形象,我们可以说这是对于"我城"的想象,但新闻报道员背后的世界地图让我们相信,这更是在现代城市中感到的普遍焦虑。与此同时,人口在不断膨胀,于是才会有一群人主动求死,为下一代让出生存的空间。瑜和她的丈夫的故事,看似与主线十分游离,实则息息相关,是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创造美丽新世界做出的迥异的选择罢了。

  不拘泥于本土空间,使我们看到了作为同质物的城市,也看到了现代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即使如此,我们也不会感到《我城》是一部沉重的小说;相反,它质地轻盈,阅读起来如微风拂面一般清爽。并非如很多人指责的那样,本土意识的高涨使西西有意将问题化大为小,而是她的文学观使然,让她下笔时举重若轻。

  四

  卡尔维诺为"轻"正名,确立了文学中"轻"的价值。西西受此影响,也追求这种轻盈的价值,而这种追求正是通过时空的位移完成的。从地球向外太空的眺望,自凝固时间向幻想时间的转换,现实的沉重得到轻盈的化解,我们免于石化的命运,而是担负着现实的美杜莎之头颅,骑上神奇的飞马。

  城市资源枯竭了吗?我们看到城中的人们手持斧头、锤及钢锯,斩获天上的电光;也有很多人跳入海里,捞取落入水中的电光。接着下雨了,人们赶紧换上接水的容器,开始新一轮战斗,甚至有人将整条街抬了回家。西西用轻松恣肆的幻想化解了一场危机,同时告诉读者,不必担心或者绝望,但是要懂得珍惜。地球的人口要爆炸了吗?阿果毫不担心,"如果地面上的人多,就把地球挤满了。整个的地球表面每一厘米都会站满人,后来再来的人就站到人的头顶上去……吸不住了。地心的吸力因此失去了效能,最外面的一层人纷纷掉到太空里去,好像烟花一般好看。"{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