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提升社会公正要处理好三个关系(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4 09:5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二芳 李由
分享到: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正确的价值分析方法,既要看到自由与平等的对立,又要看到二者的统一。社会公正是社会对权利和义务的合理配置,其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反映着人们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与自由、平等有着必然联系。自由与平等是人类追求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理想,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而公正就是使二者获得一种在其中顺利运行的方式,是人们对这种方式的认可。社会公正就是自由和平等的调节器,通过公正实现二者的相对平衡。

  当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平等首先是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社会主义必须保障每个公民平等地享有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婚姻自由、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防止金钱、暴力和权力对这些自由权利的侵犯。其次,平等体现在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正如李克强指出:改革的重要原则是促进社会公正、保障机会公平。他在谈到企业改革时说,通过完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 〕 (P26 )最后,平等体现在再分配中的补偿原则,加大社会保障力度,逐步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自由在于尊重别人的平等权利,在于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自由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权限,每个公民按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行动并不受别人干扰侵犯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婚姻自由、迁徙自由、择业自由等等。社会主义公正在制度上保障每个公民平等地享受这些自由权利,防止金钱、暴力和权力对这些自由权利的侵犯。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困扰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的体制设计的艰难选择,是考验执政者智慧的时代难题,堪称当代的"斯芬克斯之谜"。曾担任美国总统顾问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效率和平等的关系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抉择,"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3 〕 (P86 )他所说的平等,主要是指结果的平等,因为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部分西方国家中,机会平等、过程平等已经大致解决,问题就在于结果的不平等和促进效率之间的关系,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奥肯的观点是以西方社会福利国家政策选择为现实基础的,非常迎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欧债危机恰恰提供了高福利国家片面追求结果平等从而削弱资本形成能力、导致低效率并最终影响国家主权的一个例证。

  奥肯的理论对于中国改革也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所针对的是计划经济时期分配结果的平均和吃"大锅饭"的低效率。因为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这种分配结果的平等正是克服了资本主义形式平等的不合理性而形成的实质平等,这正是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所在。这样,人们似乎就顺理成章地把奥肯的"平等与效率"转化为"公平和效率"问题了。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发展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经济总量已经达到50万亿,而城乡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权力寻租、隐性收入和非法收入等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已经非常突出和严重,这些问题和矛盾是西方国家几百年现代化过程中问题在我国的叠加和积累,如果我们解决不好,就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就会断送改革开放成就。对此,有一些理论家认为应该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需要把公平放在更加重要、更加优先的位置,甚至有人提出"公平至上"的观点。遗憾的是,概念的误用显示了我们公平观或公正观的偏颇,把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变为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更导致了理论的混乱,使得这场争论变成了一个淮橘为枳的伪问题。因为结果的平等和效率之间确实存在着二律背反的问题,而公平和效率并非这么简单,毋宁说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动力。实际上,"公平与效率之争"只有在过程公正性已不成其为问题,结果平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的发达国家才具有重要意义。"公正至上,效率即在其中--这才是我们这类社会应有的呼声。" 〔4 〕 (P288 )

  在关于效率和公平的争论中,最常见的观点认为二者是"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只要"蛋糕"做大了(即效率提高了),分配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公平,而我国目前的现实充分证明了新自由主义"蛋糕论"的破产。"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存在的绝对的前提都是公平和效率最低限度的统一。不存在只讲效率、不讲公平,或者只讲公平、不讲效率的生产方式。同样,任何社会制度更替,一种生产方式取代另一种生产方式,都是以更高的劳动效率和一种新的公平形式来取代。" 〔5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生产,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财富的占有、使用、分配和交换的权利是人们最基本的权利,而权力、机会、名誉、地位等社会财富也是人们追求的基本权利。如何合理地配置这些资源,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外历史证明,效率提高会使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但其自身不会带来分配方面的公平。分配公正必须靠制度内的体制设计,效率和公平是制度设计的两个维度,公正的制度必然是效率和公平兼顾得最好的制度。当一种制度安排比较公正时,个人的权益就能得到一定保障,人们就能够接受和认同,这就表明这种制度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要求,社会交往就会减少争斗和内耗,就会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相反,当一种制度安排不公正时,就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反抗,影响人们生产活动的积极性,造成社会交往的紧张和冲突,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加大了社会交往的成本,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失。

  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必须用公正的精神和实质来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又把社会差别限制在公正的范围内。最近几年,中央在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上越来越注重依靠制度化设计来处理。从免除农业税到逐年扩大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到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的学杂费,从2005年开始六年间个税起征点从800元提高到3500元再到提低扩中限高构建橄榄型社会的提出,从连续几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基本实现。总之,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改革阻力,李克强说,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调整改变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保障。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此,我们要通过制度安排,完善初次分配机制,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严格控制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收入,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水等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同时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加大促进教育公平力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强对困难群体救助和帮扶,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三、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完善社会公正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已经是现代政治的常识。当前我国解决深化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公正的制度安排来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遏制特权与腐败,严防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对社会有机体的侵蚀与腐化。人们讨论收入差距所产生的社会不公时,并不是针对那些通过辛苦劳动和合法经营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而是痛恨那些公共权力与社会资本相勾结,从而破坏社会规则、攫取不当利益所产生的社会不公。

  遏制腐败现象,保障社会公正,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处理好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我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由于国家拥有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又掌握在少数干部手中,所以必须实行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从制度上保障权力运作和责任履行必须在阳光下进行,保障社会公共权力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至于成为少数人谋私利的手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确立正确的权力观作为评价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标准。权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无论官多大,权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对此,胡锦涛同志指出,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凡干部腐败,都是由于权力观的扭曲甚至异化造成的。有的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享受特权的资本,有的领导干部有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到处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家长制习气严重,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公正。习近平指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 〔6 〕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