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达芬奇的人体:从微观宇宙到精密机械(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26 10: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林琼英
分享到:

 

  今天的医学生们人手一本人体解剖图,软组织、血管和肌腱的交错纵横一目了然,可要了解真实的现实,不如回想一下平日里给活鱼开膛剖肚的经历:腹腔内各式各样的腺体在没有受过训练的眼睛看来根本就是一团浆糊。在那个没有消毒剂和福尔马林的时代,达芬奇一边与时间赛跑,一边耐心地手工剥离那些人体内部纵横交错的脂肪和肌腱系统,一边还要将观察结果绘制得精妙无伦。他甚至还捣鼓出不少创造性发明,譬如为了研究眼睛的构成又不破坏里面的玻璃体液体,勇敢地把眼珠放在蛋清中煮到凝固,慢慢冷却后再加以解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达芬奇的许多解剖图稿简直就是一张张X光相片,与21世纪的卫生挂图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他完全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眼睛。大约完成于1510年前后的人体骨骼系列,充分展现了他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脊椎和骶骨的曲线如此准确和精密,以致人们可以直接拿来做静力学分析,顺带还可以欣赏一下骨骼的肌理。刻画肩部细部时采用的阴影布线方式冷静而确定,是非常纯粹的科学风格,正与1489年那幅堪称优美的头骨解剖画形成对比。最令人赞叹的还是他将信息视觉化的艺术天分。他知道如何处理焦距和重点,如何展现关键部位的绞合,如何在让观众看到内部丰富细节的同时不丧失对整体的观感,于是我们常常在手稿中看到对象360度左右里外上下各个视角的快照, 看到页边附上的细部放大图,看到他优雅地掀开一半的表皮,条分缕析地把内在层次一一展示在眼前,在笔记中他写到:"如果你想展现最完美的设计,不要借用语言,除非你在跟瞎子交流。"--这是非常现代化的方式,一如当今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图表。

  人即机器

  那几年在解剖台边的工作改变了达芬奇的世界观。

  早年他曾幻想为世界找到一个普适的法则,人天同体,犹如微观宇宙这样理一分殊的观念就粗线条得紧。他甚至乐观地认为一个工程师如果足够聪明,就可以模拟出鸟的飞行。但当他解剖得越多,就越发惊叹于人体的复杂和完美,并深感当年的想法是多么放肆。在研究如何通过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来发声后他写道:"人类永远不可能设计出比自然更美丽、更简单、更直接的东西。"为了理解自然,达芬奇选择了一条更切实际的道路:一个接一个现象地去描述,一丝不苟地研究与实验。拒绝捷径。--这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

  描述现象是为了理解世界的内在机制,以致运用机制。这也是为什么天才达芬奇擅长修筑水利工程、建造桥、城堡和防御工事,给公爵设计眼花缭乱的宫廷化装舞会,发明五花八门的武器和机械:坦克、潜水服、巨型弓弩、飞行器、降落伞……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于把他图纸上的诸多设计付诸实现。

  很自然地,他开始用工程师的眼光打量人体,如同打量一台精密的机器。图稿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跗骨、胫骨、腓骨、踝骨如何紧密相扣,构成完整的踝关节。达芬奇发明的这种绘图技术,被称为部件分解图,而早在佛罗伦萨和米兰的青年时期,他就通过拆解部件来理解机器的架构。当他在1507年开始着手解剖尸体时,对象不过是从齿轮和螺丝钉转向了肌肉、骨骼和神经。他在研究笔记中写道,肌腱在关节处连接大腿的方式如同主帆缭绳拉住船上的桅杆。他甚至设计了一个机器人,四肢依靠身体内部复杂的绕索系统来运动。

  在对因果机制的研究过程中,达芬奇做出了很多超越时代的发现。比如他曾设计出现代人工心脏的雏形,并在观察老人和两岁儿童的血管后,正确地推测出动脉硬化会导致死亡,三个多世纪以后,医学界才正式提出这一术语。人体的血管常被笃信人即小宇宙的信徒们比附为自然界的河道系统,但达芬奇指出河流总是伴随着雨水冲刷愈发宽阔,而随着人体的衰老,血管会愈发干瘪收缩。在这个被后人称为第一个现代心灵里,因果律开始慢慢取代取类比象的传统思维。

  分解的思路也被用于研究人类的肌肉系统。可能是由于肌肉在一一解剖后被放回原处,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它们的相互楔合,图稿中肌肉间的区分比自然状态下更为鲜明,这种处理方式之后在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壁画中发展出了他富于实体感,雄壮有力的人体风格。但作为文艺复兴盛期一代艺术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达芬奇对这位年轻后辈所主导的时代风格不以为然,他讽刺解剖效果被过度强调的肌肉,就如同核桃布满疙瘩的表皮。审视《裸体男子的背部画像》,我们就能感受到他讲求线条细腻、和谐均衡的人体美学:皮肤下的肌肉系统被恰到好处地给予强调,不过度用力也不油滑模糊,每一次起伏都用最简单经济的笔触来体现,这是他最为世人称道的晕涂法,曾创造出蒙娜丽莎如梦似幻、若隐若现的神秘微笑。平滑起伏的轮廓线清晰肯定,却不会造成突兀的剪纸效果,毫不妨碍人体立体的质感。粗略交代的左手和右脚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个年轻男子的整体感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很遗憾,不论米开朗基罗坚实而夸张的质感,还是拉斐尔理想化的完美均衡,文艺复兴的荣光之中很难再见达芬奇如呼吸一般轻徐自在的生气。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