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走出非洲:跨越国界的现代主义艺术先驱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26 10: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吴锐汶
分享到:

 

  苏丹艺术家易卜拉欣·埃尔萨拉希(Ibrahim El-Salahi)是非洲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最重要的艺术运动"喀土穆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将阿拉伯文字的手写体拆分成断续的形状以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他也是尼日利亚艺术戏剧实验小组Mbari Club的成员,他采用"文艺复兴"的方式,通过传统艺术为新时代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为非洲现代艺术和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邃的影响。他是苏丹文化部副部长,而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也曾遭误判沦为阶下囚;他更是第一个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回顾展的非洲艺术家。

  印象主义之后,意图追随和超越前辈的一代人,为了寻求突破的瓶颈,决定放弃西方艺术的整个传统和程式,从头开始追溯、寻找原始的美。非洲艺术,尤其是那些极具表现力、结构清晰及以淳朴技艺雕刻而成的部落面具成为了一众渴求回归自然、追寻艺术根源的现代艺术家的主要研习对象。从高更、马蒂斯到毕加索,非洲艺术以影响欧洲艺术家创作的方式被写入艺术史的篇章。

  如果说毕加索让世人通过现代主义认识了非洲艺术,埃尔萨拉希则令现代主义回归其本源。通过对苏丹文学和视觉传统的创新运用,埃尔萨拉希的作品体现了他对阿拉伯和非洲文化的传承。他使用现代主义风格和技巧将阿拉伯书法字体和非洲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融合,反映了历史中的文化杂交。近日,随着埃尔萨拉希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大型回顾展"有远见的现代主义者"(A Visionary Modernist)的开幕,非洲艺术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

  1930年,埃尔萨拉希出生于苏丹乌姆杜尔曼的一个传统的伊斯兰教家庭。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师的儿子,埃尔萨拉希对艺术的初次尝试便是为父亲就职的可兰经学校的书写板施彩。在攻读医药学失败后,埃尔萨拉希开始在首都喀土穆的戈登纪念学院(Gordon Memorial College)修读艺术。期间,他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并获得了伦敦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London)的奖学金。50年代初,埃尔萨拉希来到伦敦学习。在那里,他首次全面地接触到了西方艺术。除此之外,他还走访了意大利的美术馆以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埃尔萨拉希精通人物绘画、透视学和西方艺术史,在欧洲的生活体验和所见所感更拓展了他对现代主义的认识。在许多来自非洲的艺术家、作家于欧洲正备受敌视和经受寒冷天气煎熬的同时,埃尔萨拉希却完全陷入伦敦的魅力中。"它太迷人了,我在这里发现了塞尚、乔托还有其他的欧洲艺术家。"他说。在埃尔萨拉希早期的艺术创作中不难看出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欧洲艺术的影子。在斯莱德艺术学院的最后一个学期,埃尔萨拉希尝试将他在当地遭遇冷漠对待的经验融入作品中,这使他认识到自己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发掘了一片新领域。

  1957年,埃尔萨拉希回到苏丹。他在喀土穆组织了几次艺术展览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地的人对他展出的静物、肖像画和裸体等西方主题的艺术完全不能理解。埃尔萨拉希知道他的作品中需要有与当地人共鸣的东西。于是,埃尔萨拉希开始将西方艺术运动中的观点与伊斯兰、阿拉伯和非洲艺术糅合在一起,以一种革命性的方式重塑他熟悉的传统艺术。首先他着眼于充斥他生活环境的阿拉伯文字手写体和装饰图案。他将阿拉伯文字以类似邮戳的形式融入作品,接着他又进一步追寻阿拉伯文字的深层含义。"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动物的轮廓、人的轮廓还有植物的轮廓开始从这些曾经看起来抽象的符号中浮现出来。"埃尔萨拉希回忆道。于此,他真正地开始踏上艺术创作之路。之后,埃尔萨拉希又陆续参与到一些艺术运动和先锋实验小组的活动中,并逐渐成为支承非洲现代艺术发展的核心力量。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