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盐粮贸易与清代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格局(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4 12: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周琍
分享到:

 

  (二)市镇的繁荣

  从运输河道的丰富反映了当时盐粮贸易往来的频繁。同时,从当时市镇的发展也可窥商路繁忙之一斑。

  1.盐埠重镇——兴宁

  兴宁于明末清初曾一度成为潮州广济桥盐销售赣南的转运站。潮州广济桥当时是广东沿海盐场产品的一个大型集散地,销售范围广及惠、潮、汀、赣33县。集中到广济桥的食盐,在专卖制度下,由盐商向政府承办,就地分销,统一征税上缴,其税额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设立盐院之前为3万余两。盐贩在广济桥一次纳税后,可不分疆界,随处销售。兴宁路通江西,邻接赣南。明代赣南各县,例食淮盐。到了明末清初的南明政权时期,南方各省动乱频仍,盐政趋于废弛,且道途梗阻,淮盐转运困难,不能供应民需。赣南人民鉴于潮盐水运到兴宁,价格比淮盐低廉,遂蜂拥前来采购,肩挑背负,络绎不绝,兴宁便成为转销潮盐的一个盐埠。年销量多达750余万斤。现在的盐铺街,就是当年的沿河盐仓。负贩者平均人日次一担100斤计,达750余万斤,等于7.5万担,也就是江西一年有7.5万多人次前来兴宁挑盐。因此,供应这么多盐贩的食宿、茶水和日用品的客栈、饭馆、日杂店、路边店便相继应时开设,市场顿呈繁荣景象。同时,粤赣两省的土产,也得以沟通交流,更使兴宁逐渐成为粤赣通商枢纽。

  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设立盐院,颁布《盐法全书》,整顿盐政,并派出专职人员到各省督办,加强盐税管理。《盐法全书》规定:县为经销单位,计口配盐,按人丁七丁配盐一引(235斤)。盐商贩卖食盐须凭盐引(即运盐执照),划地销售,不得越境,违者以贩卖私盐论处。潮州广济桥总税额亦由3万余两突增至8万余两,分摊给惠、潮、汀、赣所属33县。饬由各县知县督销所配盐额,并按定额征收税款上缴。逾期不能完成督销缴税任务者,须受参劾革职处分。因此,潮州广济桥盐经兴宁自由转销赣南的旧例,被明令取消。

  兴宁清初册报丁口只有2000余户,按规定只应配盐300引,即70500斤。盐院新设之初,曾行文潮州府,谕令各属州县,俱要报明丁口,以便按丁口多寡,分拨盐引和税额。兴宁适因新旧县令交接,迟延未报,潮州府主管部门即根据过去广济桥发卖给兴宁转销赣南的盐斤账簿数目,给兴宁派引31900余道,按引配盐750万斤,课税11200余两。此项盐引比实际需要相差悬殊,而税额则多于正供田赋一倍,致使兴宁知县无法遵旨完成督销缴税任务。康熙四十一年,知县董天宠请求均引,未蒙批准,遭到参劾革职。康熙四十六年,知县尹文炽续请均引,详陈盐引分派不均,有违《盐法全书》计口配盐,按盐额征税的精神。例举海、潮、澄、揭诸大县,其户口数倍于兴宁,而税不过2000上下,赣南13县的税额总计只等于兴宁一县。而当时主管盐政者在如此雄辩事实面前,仍迭予参劾。延至康熙四十八年,始行文均派,兴宁引额减为23399道,仍配盐5498700斤,税额减为8200两。但不久又行文加增余费5700两,共应征税银13900两,反而未核减前多2700两。酿成官民交困局面。

  到了雍正九年(1731),督宪杨题定鉴于兴宁盐多税重,既难销售,又难征税,才批准兴宁盐额通融分销江西之长宁(今寻乌)、会昌、于都、宁都、安远、石城、瑞金、兴国八县。兴宁盐埠停歇了几十年以后,从此又获得复兴之机。食盐运销的持续,也促进了粤赣通商视野的发达。兴宁于乾、嘉、道、咸等朝新兴的手工业产品,如笔、墨、纸扇、草席、土布等,均多远销赣南。特别是1840年海运大开之后,进口洋货都以兴宁为孔道,转销赣南。因此,兴宁商贩远赴赣南各县开设店铺者与日俱增,有的还在那里安家落户,形成人口北向倒流趋势。

  清代兴宁为盐的集散之地,赣属及邻近等地都集中兴宁购盐,水运肩挑,数额巨大。所以,以前就在上华街尾通刁五坝(即大坝里)的右侧,建造有很大的盐仓,储存大量的盐,现在的盐铺街因靠近河道,当时潮州运来的水运盐均由这里起岸,杠置盐仓。后来这里逐渐建造成店铺,因此,这条街也就叫盐铺街了。盛时运盐挑夫不下3000人,而且有很多妇女参与。

  2.粤东盐运枢纽——三河坝

  三河镇位于大埔县西部,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汇合处,上通闽西赣南,下接潮汕平原,水陆交通方便,因而不仅成为闽、粤、赣三省的盐运枢纽及中转站,也成为众多盐商们贩运营销的大本营。早在宋代,就曾在此设三河口盐务,元为三河站,明洪武九年(1376)设三河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时筑城,称为三河镇城。-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潮盐北销,除了从上述的南雄越大庚岭之外,还有一个去处,就是沿上述“潮一汀一赣”商路,从“东界等场买盐”,经广济桥纳税后,运到三河坝,再溯汀江,“逾岭过赣州袁、临等府,瑞金、会昌、石城等七县,从东关而下,谓之汀盐”。赣、汀、梅州和漳州西北都由这一条商路取得潮盐的供应。据黄钊《石窟一征》卷三《教养》所载的《潮州盐法志》载:

  汀赣各埠引盐例就潮桥配运,每程用趸船二只,在广济桥下兑交,散贮舟中验放上桥。另以高头船十三四只不等,经由葛布塘、三河坝查验。由镇平县属之新铺至镇平县西门外艾子坝挽泊,报镇平县登号,析成小篓,每篓盐一十一斤,仍由水客运至武平所属下坝本埠运馆收仓。

  以上说明赣、汀、梅州等地取得潮盐的供应都需经过三河坝。

  清朝官方文献《鹾政备览》也得到印证。该书的《小河缉私各卡图说》有详细说明,其文曰:

  查小河之嘉赣两属十有二埠,内惟石城昆连汀郡,运道改行大河水客配运盐艘,自经三河坝缉私关排验照,盘查之后,均于该处卸载过驳,凡属嘉应各埠引盐,即分运赴埠销售,近因运务疲乏,虽经招有供客而递年认拆之引,仅止二、三十程,比较原额尚不及十分之一,其赣属各埠转运之盐,则由松口而至炭山开驳,再驳而抵艾坝絮篓,聚于武平、平远两县交界之下坝收仓,自是往宁都、于都两州县及兴国、会昌、瑞金、长宁各县者,则于武平所、竹子园两路,分道发运过此,则以麇门岭罗塘两运馆。

  上述“小河缉私各卡图说”即是说广盐从大埔三河坝以上贩往赣南于都、兴国、宁都、瑞金、长宁(今寻乌)以及福建武平等地。以上文献材料充分说明了三河坝为当时一重要盐运枢纽,盐船在此查验后再行销到各地。当地目前也还保留有清朝年间巨大盐仓及盐务机构的遗址。

  作为当时的盐运枢纽,其贸易情况据《清一统志》记述:“三河坝市,贸易者星布,为大埔县世镇。”大埔县三河坝,“舟楫辐凑,贸易者为浮店。星布洲许,凡鱼盐、布帛、菽粟、器用百货悉备”圆,反映商贸极其频繁。三河坝的交通运输极为便利,船只往来极多。据民国《大埔县志》记载:

  大河:自三河以下河流较深,往来篷船载重约可三万觔以上。……大小篷船往来各埠者,约有六十艘。在小轮未通之前,往潮州者定以每逢二、五、八开行一次,至往来经过之客船夜间停泊於此者甚多,因是交通亦极便利。小河:自三河至蓬辣滩通梅县及五华兴宁各处,往来篷船甚盛,载重约可二万觔。

  广济桥每月上盐艖百支至三河分二百支,一百二十支发卖闽虔等处,为大河盐,其八十支发卖程平、长兴、武平等处为大埔县。

  运盐的船只,当地人称为两兜篷、三兜篷,《潮州盐法志》谓:

  高头船者也,亦日小河船。船载石炭至潮州者日炭船,至下坝载米来者日米船,至三河坝驳盐者日驳船,亦日盘子船,自金沙厂、艾子坝驳运至下坝者曰上山船,然皆以载盐为主。

  还有一种船称为“哨马船”,其“船头略翘而润,大者载重甚巨,多供盐商雇运盐斤,其上水航行多赖南风之力,篙撑极迟,本邑各埠船式如高陂船、梅潭船、漳溪船及各处村市墟皆略同此类”。现年94岁的陈明武老人是三河盐运兴衰的历史证人。他介绍,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从潮汕开出运到三河的盐船每天均在百条以上,每条大船的运量在两万公斤左右。盐工们用竹叶缠绕藤条箱的方法装盐水运,至三河码头后再分装运往福建、江西等地。

  除了水路如此繁忙的情况,当时,陆路的运输情况据吴震方介绍:“至于惠州水城门外,妇女日日汲江水而卖,大埔石上、丰市妇女挑盐肩木,往来如织。雇夫过山,辄以女应。”屈大均、吴震方都是粤人,介绍的是粤东客家妇女的情况,闽西、赣南客家的情况也不例外。吴震方说“大埔石上、丰市妇女挑盐肩木,往来如织”,其实丰市属于闽西的永定县,石上才属于粤东的大埔县。两地都是汀江沿岸的小镇,中间隔着急流险滩,汀江下行的运货船满载着木材土产,到了丰市必须起货上岸,雇人肩挑到石上,再装船运销潮、梅各地;相反的,从韩江到汀江的上行船,装载着食盐、陶瓷等物,到了石上也必须起货上岸,雇人肩挑到丰市,再装船运销汀州各地。而“雇夫过山,辄以女应”,两边的妇女都是客家人,大脚蛮婆,肩宽腰硬,一根扁担,一副络索。挑担往来如同家常便饭。因而,丰市、石上之间,出现了“挑盐肩木,往来如织”的景观,这幅“夫逸妇劳”的风俗画是闽粤客家人共有的。连妇女都如此多的加入到挑运的行列,这充分反映出大埔三河坝作为盐运枢纽的繁忙景象。

  最近,在大埔县三河镇发现四块珍贵的清朝时期盐石碑,碑文记录了三河镇作为清朝重要盐运枢纽的历史,印证了三河这个当年连接潮汕平原、梅州、福建、江西等地的古老盐镇的历史。它们分别为雍正十三年竖立的“码头功德碑”、乾隆五十七年(1792)竖立的“奉宪示禁碑”、咸丰七年(1857)竖立的“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及一块告诫盐商们行善戒贪的石碑。其中仅“码头功德碑”和“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的字迹还可看出,内容尚可猜知一二,其余两块则已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十分可惜。码头功德碑记载了雍正年间当地盐务官员率乡人督理、修建码头功德一事,具体内容已如前述,此略。“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记载当地“两广都盐运使司潮、嘉、汀、赣分司”严禁盐务官吏借机勒索盐船盐商。现将碑文的内容抄录如下:

  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记

  补用道潮州府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修

  署两广都转盐运使司潮嘉汀赣分司加十级纪录十次为会衔勒石示禁以垂永远事。咸丰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据大埔县属领载饷盐□□刘兴进,本公司衙门呈称缘进等哨马船户素来承载饷盐运往三河等□来盐系领辨公之口前具船之大行绶户□□饬本□□饬紧前埔土判给口勒碑严禁在案讵意六年十一月内遭本保邓阿志等(严)封(卖)篷船□□□□□哨马盐船

  道府宪呈请示禁奉□□□并蒙宪□出示三河等处严禁本保等封(盐船)行□□□月十五日又藉查封高头大篷船票勒进等哨马船□□□文否则概行和流经进等本船系盐船公运□□无奈被勒铜钱十二千文伏思□□□票□□□抗违禁令实属情同化□□□□伏念思进会府宪会衔出示勒石沿河渡头等处□行禁止以垂永远辨公府赖等情计□批示及大埔县示禁碑纸据此查哨马船向系赴载饷盐凡运各项(鹾)务不准□□□大埔县勒石示禁□因水保邓阿志复敢查封勒索当经□□□本分司出示严禁一面禀请□□□惠潮嘉道县暨移

  本府一体饬县查禁提究在案兹据呈新充水保邓阿通□□长生等又向哨马船户票□□并被勒课饷铜钱十二九□□□二千文胆玩已极除行大埔县提究追赃斥蒙罪请以儆示不法而重□远务外合就会衔出示严禁为此示□□□处水保人等知悉嗣后领载饷盐哨马船只凡遇各项差务不准滥封勒索倘□□□□适会刘兴进、刘□□故□□一经察出或被告发定即严提究办决不宽贷毋违禁示

  经理叶文生耶石记□□□

  附理杜□□□绍为□金寿

  咸丰七年十二月日示

  勒石三河渡头晓谕

  此碑详细记载了当地“两广都盐运使司潮、嘉、汀、赣分司”严禁盐务官吏借机勒索盐船盐商。大意是指大埔县运销饷盐的哨马船户刘英进等人受到勒索,于是他们向上诉状于盐运分司,盐运司为保证饷盐的安全顺畅以及行销秩序等因素,于是颁布严禁并勒石示禁。从碑石反映出盐务官吏对盐船盐商勒索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虽然碑文有的模糊较难辨认,但它却是印证三河坝作为重要的盐运枢纽的第一手直接的宝贵材料。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