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民俗文化中的数学通假(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7 10: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传斌
分享到:

 

  从玩法可知,总和共有0、…、9十种结果,每个结果由三人(即执“一”、“二”、“三”)自由出0、1、2、3数决定,如“0”的情况是0+0+0,每人都出“0”(即空),只有1种;如“1”的情况是0+0+1,两人出“0”(即空),一人出“1”,共有3种;如“2”的情况是0+0+2或0+1+1,两人出“0”(即空),一人出“2”,或两人都出“1”,一人出“0”(即空),共有6种;以此类推列表如下:

  表1:三人出数总和与相应的组合数

  “147”走一步的概率p1=■=0.31,“258”走一步的概率p3=■=0.38,“369”走一步的概率p1=■=0.31,显然,大于其他两个,也就是说,选“369”者每次走一步的机会大,所以“369”者最容易赢。

  江苏名酒梦之蓝系列设计出M3、M6、M9,体现追求发展的企业文化。

  西双版纳地名用到数学通假。在傣语中,西、双、版译成汉语分别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意为田,“版纳”可译为“千田”,按照“位置原则”,西双版纳就是十二千田,这里每个“千田”代表一个部落(傣文历史资料《泐西双邦》一书记载,即邦荒等),西双版纳实质上就是十二部落组成的联合体。

  谜语是民俗文化的宝藏,是非常有意思的民俗语言,它们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猜字迷:四去八进一(日),摘掉穷帽子,挖去穷根子(八)。猜数学名词:减法没算对(误差)。猜数学家名字:爷爷参加百米赛跑。(祖冲之)。猜成语:=100×100×100(千方百计);1%(百里挑一);1+2+3(接二连三)。歇后语:半斤对八两(对等)。

  2.图形通假

  数学图形的名称实质上就是图形与汉字通假,图形“○”通假“圆”字,“□”就是方形,在习俗上用“方”表示方正、正直,人们通常用它寓意做人的标准,如《孟子·离娄上》:“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方”与“园”相对,表示正直、圆滑。

  “○”通“元”,扬州个园的走道图案出现两个相交的“○”,寓意“连中双元”。这里用古代的科举寄托对子女成长的希望。从隋朝到清朝共出现504位状元,其中连中三元(指解元、会元、状元)概率极小,而连中双元的人稍微多一些,可见主人在设计图案表达寓意时已经注意到客观与希望的协调,如图2。

  “□”和“○”套用,出现“外圆内方”的图形,比喻外表随和,内心严正。如钱币是深入民间,使用最广的流通物,从周元通宝迄今几十种铸币都是外圆内方的结构,一方面可以用线串起来方便携带,更主要的是体现统治者对子臣的一种要求。

  人们的生活起居有时采用数学通假寄予希望,如中国古代建筑的五种基本形式之一——攒尖式,有四角、五角、八角等。如扬州个园的门一般是圆门、方门、六边形门、八边形门,八边形的门体现道教的八极信仰,又具有八面玲珑之意。马熙《开窗看雨》诗曰:“八面一得月多”,后借以形容人手腕圆滑,世故深,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又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意。子女住房的高柱有圆柱和方柱,男孩采用圆柱,而女孩采用方柱,体现对子女教育“外圆内方”的希望。扬州汪氏小苑采用“九宫图”建房,这也是图形与寓意的通假,寄托“九宫图”带来美好未来,“九宫图”与八卦结合起来,出现“九宫八卦图”成为“风水先生”的“理论基础”。从数学的角度看《九宫算图》,那只不过是简单的“数阵”(也称“幻方”),如餐桌设计为圆形,表达团团圆圆之意,在两个半圆或中间增设一个活动方形,折叠后合并成一个圆,象征家庭和睦团圆,方形桌寄托四平八稳。另外在住房设计、装潢、服饰、剪贴等都使用数学元素,再如扬州汪氏小苑的鹅卵石地面,设计采用梯形、平行四边形拼凑图案,再用不同材料铺设,产生一种立体感觉,寓意层层高升。

  五角星是美丽的图形,许多民俗文化中都使用★。如我国的五星红旗,每个★及大小之分代表不同的含义;美国的星条旗有50个★,每个★代表一个州,沿着行列看,9行11列,其中5行6棵,4行5棵;沿着对角看,(1+3+5+7+9+9+7+5+3+1),全是奇数(奇为阳),具有对称性。

  3.方法通假

  墓碑上的数学题: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丢番图死后,人们给他立了一块碑。墓碑上写着:“过路人,这里埋着丢番图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寿命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一生的十二分之一,他长出了细细的胡须;丢番图结了婚,可是还没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得了头胎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这孩子只活了他父亲年龄一半;孩子死后,这老头儿在深深的悲痛中又活了四年,便结束了尘世的生活。请问:丢番图活到多少岁才和死神见?”

  设丢番图活了x岁,那么■x+■x■x+5+■x+4=x,得到x=84。

  显然,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丢番图的几个重要阶段,它是用数学问题告诉丢番图的年龄,实质上是解方程的方法通假。

  在现实生活中,立足于数学揭示存在于身边的民俗文化所渗透的通假问题,能够传承数学文化,用在教学上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华词典.商务印刷馆,北京:1994.

  [2]中华民俗一本通,赵威,台海出版社,北京:2011.

  [3]辞海,上海辞海出版社,上海:198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