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古汉语“楼”字意义的历史演变(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06 14: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宇宇
分享到:

 


  (27)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史记卷三九·世家第九》)
  (28)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史记·卷七六》)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西汉时期造楼技术越来越纯熟,"楼"成为了王公贵族所亲睐的居所。"楼"节约了地面用地,空间往上延伸。从例(26)-(28)可见,楼上是有人居住的。战国末期的"楼"虽然表示"两层或以上的房屋",但没有典籍提及它楼上是否能住人的问题。尽管例(27)(28)是写春秋战国的事情,但是司马迁毕竟不是其时之人,他只能用西汉人对建筑物的认识去理解春秋战国的建筑。此处的"楼"表示"屋上之屋(第N层房屋N≧2)"义。我们从语境中无法确定N的具体数值。西汉时期的"井干楼"是汉代最高的楼。《史记卷一二·本纪第一二》:"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张衡《二京赋》:"井干叠而百层。"张驭寰先生认为:"如按百层计算,那么井干楼高度要达到400多米,这是古文的夸张语句,其实没有百层。远在西汉时代,能建造高达百米的井干楼已经是一项奇迹了。这足以说明当时木结构技术水平已到达很高程度。"[9]他又在《张驭寰文集中国古代建筑史新著》第2卷中提到,近人叶大松先生记述井干楼的高度五十丈折合105米。张老根据井干架尺度4米×4米推算,井干楼每层4米高。[10]照此推算的话,井干楼大概有30层。那么其他楼应该是30层以下。
  "楼"语料调查表:
  "楼"的义位战国早期战国中后期西汉
  左传墨子孟子六韬荀子淮南子全汉文史记列女传盐铁论说苑
  设在高处的建筑240120012001
  两层或以上的房屋000013511020
  屋上之屋00000002200
  三、小结及演变机制浅析
  战国早期,"楼"表示"设在高处的单层或两层建筑,多用作瞭望"义。到了战国中后期,又出现"两层或以上的房屋"义,但战国早期的"高处建筑"义仍占优势。在西汉时期,"楼"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呈现出绝对优势,在表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屋上之屋(第N层房屋)"义。
  下面我们来谈谈"楼"字意义历史演变的原因。
  "楼"字意义发生历史演变,主要是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新兴事物的涌现。战国早期,人们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在高台上或杆上架起的屋子,就叫做"楼",是主要用于瞭望、防御的军事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墨子》时代,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制造出两层高的城楼。所以"楼"也可以指代"设在高处的两层建筑"(一般用于军事)。到了战国末期,建筑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居住、生活建筑--两层或以上的房屋已经出现,于是"楼"又可表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泛指楼房。至西汉,楼屋的建造技术越趋成熟,这一建筑形式为越来越多的皇宫贵胄亲睐,书中开始记载楼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于是"楼"在表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屋上之屋(第N层房屋)"义。
  注释:
  [1][5]贾洪波:《中国古代建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李少一,刘旭:《干戈春秋中国古代兵器史话》,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
  [3]秦彦士:《古代防御军事与墨家和平主义<墨子·备城门>综合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傅勇林:《中外别裁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庄裕光:《古建春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9]张驭寰:《古建筑的重生》,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张驭寰:《张驭寰文集中国古代建筑史新著:第2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陈宇宇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0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