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楼”字意义的历史演变(2)
(27)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史记卷三九·世家第九》)
(28)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史记·卷七六》)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西汉时期造楼技术越来越纯熟,"楼"成为了王公贵族所亲睐的居所。"楼"节约了地面用地,空间往上延伸。从例(26)-(28)可见,楼上是有人居住的。战国末期的"楼"虽然表示"两层或以上的房屋",但没有典籍提及它楼上是否能住人的问题。尽管例(27)(28)是写春秋战国的事情,但是司马迁毕竟不是其时之人,他只能用西汉人对建筑物的认识去理解春秋战国的建筑。此处的"楼"表示"屋上之屋(第N层房屋N≧2)"义。我们从语境中无法确定N的具体数值。西汉时期的"井干楼"是汉代最高的楼。《史记卷一二·本纪第一二》:"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张衡《二京赋》:"井干叠而百层。"张驭寰先生认为:"如按百层计算,那么井干楼高度要达到400多米,这是古文的夸张语句,其实没有百层。远在西汉时代,能建造高达百米的井干楼已经是一项奇迹了。这足以说明当时木结构技术水平已到达很高程度。"[9]他又在《张驭寰文集中国古代建筑史新著》第2卷中提到,近人叶大松先生记述井干楼的高度五十丈折合105米。张老根据井干架尺度4米×4米推算,井干楼每层4米高。[10]照此推算的话,井干楼大概有30层。那么其他楼应该是30层以下。
"楼"语料调查表:
"楼"的义位战国早期战国中后期西汉
左传墨子孟子六韬荀子淮南子全汉文史记列女传盐铁论说苑
设在高处的建筑240120012001
两层或以上的房屋000013511020
屋上之屋00000002200
三、小结及演变机制浅析
战国早期,"楼"表示"设在高处的单层或两层建筑,多用作瞭望"义。到了战国中后期,又出现"两层或以上的房屋"义,但战国早期的"高处建筑"义仍占优势。在西汉时期,"楼"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呈现出绝对优势,在表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屋上之屋(第N层房屋)"义。
下面我们来谈谈"楼"字意义历史演变的原因。
"楼"字意义发生历史演变,主要是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新兴事物的涌现。战国早期,人们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在高台上或杆上架起的屋子,就叫做"楼",是主要用于瞭望、防御的军事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墨子》时代,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制造出两层高的城楼。所以"楼"也可以指代"设在高处的两层建筑"(一般用于军事)。到了战国末期,建筑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居住、生活建筑--两层或以上的房屋已经出现,于是"楼"又可表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泛指楼房。至西汉,楼屋的建造技术越趋成熟,这一建筑形式为越来越多的皇宫贵胄亲睐,书中开始记载楼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于是"楼"在表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屋上之屋(第N层房屋)"义。
注释:
[1][5]贾洪波:《中国古代建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李少一,刘旭:《干戈春秋中国古代兵器史话》,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
[3]秦彦士:《古代防御军事与墨家和平主义<墨子·备城门>综合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傅勇林:《中外别裁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庄裕光:《古建春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9]张驭寰:《古建筑的重生》,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张驭寰:《张驭寰文集中国古代建筑史新著:第2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陈宇宇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0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