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杨令茀交往考述(2)
挽联上联中“烽火满京畿”之“京畿”并非两人开始结识的地方,张謇自1915年自北洋政府辞职离京返通,便专事实业教育,其后再未赴京。而此时,杨令茀正在故宫任画师之职。可见,挽联此句意思是,因烽火而使南通、北京“间关(作崎岖、辗转义)万里”,难以当面聆听教诲,以抒发遗憾之意。今从张謇日记等资料中没发现张杨在杨令茀家乡无锡或张謇居处南通见面的记述;而张謇在上海有自己大生企业的事务所,平时每为政要社团友好所邀而赴沪议事;《申报》除报道国家大事外,主要是上海新闻,可见他们首次见面地当是上海。
二、两人交游渊源
张杨之间,可谓男女有别,老少有差,旨趣有异,住地有隔,而得以交往,须得有渊源媒介。今之文字资料,虽未见详切,但蛛丝马迹,尚可窥知二人相识的几种途径:
其一,杨令茀通过其长兄杨寿枏介绍而认识。
杨令茀《啬老寿辰再步前韵》第三联“曾从宦绩知吾祖,历举鹾纲试阿兄”,正可坐实。杨令茀祖父杨延俊(1809-1859),字吁尊,号菊仙,道光二十七年与李鸿章同榜进士,官至山东肥城知县。张謇与无锡的渊源甚深,其恩师赵彭渊亦无锡著名文人,与杨延俊同时,当知其人;杨令茀的两个叔叔杨宗濂(1832-1905)、杨宗瀚(1842-1910),年纪稍长于张謇,都曾投奔李鸿章门下,此后则是无锡最早开办业勤纱厂的实业家;而张謇亦是李鸿章淮军名将吴长庆的首幕,几乎与杨氏创办业勤纱厂同时兴办大生纱厂,其游幕经历与创办纱厂竟如一辙,故“曾从宦绩知吾祖”应非虚言。而杨令茀长兄杨寿枏味云(1863-1944)曾是张謇同僚,杨寿枏于宣统年间任清廷度支部(犹财政部)左参议、盐政院参事要职;而在北洋政府中又任盐政处总办。时任农商总长的张謇上盐务改革条陈,正属杨味云管辖,有文字资料表明杨味云还支持张謇的主张,足见两人是相知同事,此正“历举鹾纲(盐政主张)试阿兄”也;故杨寿枏绍介其与张謇相识的可能不小。
其二,杨令茀通过师友的介绍而认识。
如上文曾引给张謇寄来杨令茀自画扇的“朱简文”,此人便是张謇任会长的驻上海一协会的秘书长;而与张杨两人俱熟的江南名人甚多,有可能成为二人相识的中介。
这里特别介绍两个人,——杨令茀之师樊增祥,其友谢林芳,此二人极有可能是张杨二人的中介。
湖北籍京官樊增祥是晚清著名诗人,樊增祥又是张謇同僚好友,极有可能介绍杨令茀至张謇处。有一可供类比之例是:当初上海的民初名媛女诗人谢林芳亦是初拜樊增祥学诗者,樊增祥因言何必舍近求远,乃绍介而转投南通张謇门下,谢因成张謇晚年最相知的得意女弟子。而谢林芳复介绍上海好友年轻女画师孙琼华与张謇相识,张为孙琼华多次品题咏画诗;孙琼华则与杨令茀身份极似。而谢林芳正与杨令茀是要好文友。1926年,杨令茀赴通拜谒张謇时,有诗作《通州旅次怀谢林风》:
谢娘去后落花稠,远寺梵音曲径幽。
最是难忘风雨夜,海滨剪烛话阳秋
此诗当是杨令茀抵通时的“饮水思源”之作。由此可知,樊增祥或谢林芳介绍的可能性极大。
三、交往的内容与过程
今据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申报》关于杨令茀的报道,审察张謇的《日记》、诗集,杨令茀的《水远山长集》等可知,已如上文之初步揭示,张杨二人的交往中,杨令茀是主动的,其基本因由是请张謇为自己的画作题咏。
画作之价值,有人题咏与无人题咏大有区别,常人题咏与名人题咏亦自不同。张謇是名人,——状元、高官,而且是诗文名家、书法名家、品题行家。(张謇是晚清著名诗人,当时的杰出诗人有陈三立、郑孝胥、范伯子、张之洞、沈增植、樊增祥等,而张謇诗名,评者恰有“郑(孝胥)张”、“张范(伯子)”、“二张(之洞)”等并称之谓,而张謇又自许与陈三立、沈增植为一流人,其诗名甚高。张謇的书法亦称名家,博采颜柳欧褚,遍习真草隶篆,因能自出机杼。谓其楷书,一时无二,时人奉为佳帖,行书似刘石庵。而打开诗文集可见,张謇品题古今画卷,鉴定文物器皿,堪称当行名家。)因此,杨令茀的画作若有张謇题咏,显然增色许多。
杨令茀与张謇的几次交往,正与杨令茀举办画展直接相关。
1923年12月31日《申报》报道云,“元旦及二日,江苏教育会中,将开一国粹图画展览会。作者杨令茀女士……”于是,便有1922年呈扇之引,而杨令茀作于次年的一首诗正好证实——《癸亥冬遇张啬老年丈于沪上命题山水即席赋呈》
孤峰高与碧霄齐,多少星辰入望低。
何必骖鸾天外去,云深风定已忘机
《附啬老原韵》
树外青山山外云,云溶水靓若诗人。
除非飞下骖鸾侣,谁溷苍茫独立身。
癸亥年即是1923年,杨令茀不是因沪上画展而邀张謇品题吗?张謇则命其先作,然后自作,于是留此佳话。
1926年下半年,杨令茀拟赴美举办画展。于是精心准备了一二年之后,于当年农历5月,杨令茀带着一批得意之作亲往南通“乞题”。仅此一次,张謇为杨令茀画作的题咏达九首之多!由此可知杨令茀仰交张謇的用意。
当然,杨令茀天资聪颖,气质高雅,志气远大,决不仅止于此一介功利;其通过与名家的交往,还意在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事实亦正是如此,两人由此增加了往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谊,——因而升华了交游的品位。从杨令茀一方说来,就是对张謇的诗作多作唱和,并主动呈诗赠画。张謇的生日是农历5月25日,杨令茀此去,除了带去画展之作,还专作《木公金母图》为寿礼,并颂祝寿之诗:“感遇人来千里外,为公图像颂长生。”从张謇一方说来,亦不是题毕了事,而是认真接待。派两个后任南通师范校长的得意女弟子罗玉衡、范北强全程陪伴,游览南通,设宴招待,吟诗唱和;并安排杨令茀在南通举办画展。因此,此次在通期间,两人非关题画的诗作亦有十余首。甚至当杨令茀离通返沪,张謇还做了《盛热简令茀》(《水远山长集》作《附啬老原作盛热简令茀沪上》)邮去,几乎诗先人到:
…………
杨生清妙才,高格丈夫巨。
东南恶浊区,褦襶集于沪。
罗绮烂若春,水雪战当暑。
排遣影共形,作计指画肚。
渠渠介山楼,云霞待人主。
水竹贮清凉,任取曾无与。
江上日南风,烟帆倚楼数。
显然,张謇对杨令茀有了全新的认知,作出极高的评价,表示极深的情谊。杨令茀对此诗是有步原韵和诗的。“杨生清妙才,高格丈夫巨”是何等赞赏!甚至说上海恶浊,不宜杨令茀居住,而自己狼山下的别墅介山楼深广清凉,可供居住研修;他正倚楼数帆,盼望再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