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简析闻一多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4 16:5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海艳
分享到:

 

  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诗坛上极为重要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共创作新诗一百七十多首,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生动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本文主要是从理想的追求者、强烈的思乡者、理智的情感控制者、执着的爱国者和东方文化的坚守者五个方面对闻一多诗歌中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试图从流派角度考察一下出现这些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原因。

  1899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许多著名作家都出生于此年,如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中国的老舍、瞿秋白等,而我们现在要研究的诗人闻一多也是出生于这一年。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一生共创作新诗一百七十三首,风格、内容各异,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歌长廊,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光辉不朽的优秀篇章,并且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极具代表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闻一多诗歌中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理想的追求者

  少年时期是最爱做梦的时期,年轻的闻一多亦有许多的理想、许多的追求,反映在诗歌中,便是塑造了一些美好理想的追求者形象。

  1.对美的追求。青春时期的闻一多对艺术极其倾慕和向往,且对美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有唯美主义思想。在《红烛》首篇《李白之死》中作者便借李白之口对理想与美的象征“月儿”进行了盛赞,“看了又看”,多么“清寥的美!莹澈的美”呀!在《美与爱》中作者为我们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对爱与美强烈向往的形象,可怜的鸟儿(指作者的心鸟或说他的心灵)“嗓子哑了,眼睛瞎了,心也灰了;两翅洒着滴滴的鲜血,——是爱的代价,美的罪孽!”。而光怪陆离的诗篇《剑匣》也是他对美歌颂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曾经盖世的骁将,在四面楚歌的末路时,退隐孤岛,潜心雕镂自己的剑匣,但等这只精美绝伦的剑匣制成时,这位骁将便昏死在美的光彩里了。这也是当时诗人的理想:为美而痴迷、甘为艺术而献身。

  2.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向往。古代诗作中有一些爱情诗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等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坚若磐石的恋情,令我们感叹不已。在闻一多的爱情诗中也有相似的作品,其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都是一些执着追求爱情并誓死忠于爱情的人物,如《死》中的“我”甘愿为爱人去实践各种方式的死,只因为“死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死是我对你无上的贡献”,充分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人强烈而真挚的感情;还有《国手》、《贡臣》、《香篆》等一些作品,抒发的也是对爱隋的真诚赞美与热烈追求。

  3.对崇高人格的赞美与追求。诗人闻一多在《李白之死》的序言中写道“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底性格罢了”,诗中除了描写李白的孤独及对美的理想追求外,还歌颂了诗人蔑视权贵、豪迈、洒脱、真诚、追求自由的高洁人格。《渔阳曲》中的主人公也是有着不惧淫威、英勇机智、充满正义感的高尚品质,而《秦始皇帝》这首诗则是用秦始皇自述的口吻,从反面说了人们应该追求的品格:要控制自己的贪欲、内心平和、与世无争等。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闻一多塑造的理想追求者形象一般都是对艺术、对美、对爱或崇高人格等的追求。这是因为当时的诗人正处于青春少年时期,家庭温暖、富裕,且涉世未深,感受到的都是美与爱,所抒发的理想自然是有着梦幻般的美,童心般的纯,真诚而温软的爱。这与早期新月派作家的追求是一致的,当时的闻一多虽然还未参与新月派活动,但却与新月派其他作家有相似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等,因此所创作出的作品风格有些相似。

  强烈的思乡者

  1922年7月,23岁的闻一多挥别亲友,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留学,这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思乡”便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思乡者的形象。

  闻一多留美期间是在异域文化的压抑、隔膜中,在思国、思乡、思念爱人的煎熬中度过的。他在思乡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都是置身于帝国主义制度下,“那里是苍鹰的领土”,并控诉凶悍的霸王“喝醉了弱者的鲜血,吐出那罪恶黑烟,涂污我太空,闭息了日月,教你飞来不知方向,息去又没地藏身啊!”(《孤雁》),他认为游子的心无法得到安慰的,“皎皎的白日啊!将照遍朱楼底四面;永远照不进的是——游子底漆黑的心窝坎!”(《晴朝》),他感觉自己是被幸福逐出的流囚(《我是一个流囚》),他幻想骑着太阳每天望一次家乡,却又埋怨太阳“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吟》),他对湖北浠水农村里那纯净无瑕的自然环境也充满了思念,在梦想中匆匆往家赶(《故乡》),甚至当他在芝加哥公园如痴如醉地欣赏斑斓秋色时,幻觉中他看见的也是黄浦江的帆樯和紫禁城里的宫阙(《秋色——芝加哥洁合森公园里》),但却又不敢过度思念,因为“乡愁最是个无情的恶魔,他能教你眼前的春光变作沙漠”,还有“家乡是个贼,他能偷去你的心!”(《你看》)。

  与古诗人的思乡之作相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者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等,闻一多诗作中所抒发的思乡情更加强烈、更加直白,他为我们塑造的思乡者形象与古诗人笔下忧郁、缠绵、感伤的抒情主人公不同,闻一多笔下的思乡者都是激昂的、决绝的,都是与异乡势不两立、毫不妥协的,“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太阳吟》)。

  1922年9月24日,在闻一多致吴景超的信中,谈到《晴朝》、《太阳吟》这两首诗时,诗人也说:“我想你读完这两首诗,当不致误会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其实,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蕴含着思念祖国、怀念友人及亲人的感情是闻一多思乡作品的另一特色,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留学生所独有的情感体验的结晶。

  理智的情感控制者

  首先以爱情诗为例。闻一多的爱情诗在他所有诗作中占的比重并不少,并且很有特色,早期爱情诗较为热烈和开放,如《红烛·红豆篇》,但到了《死水》时期,作者浓郁的热情与深沉的感伤都消失了,开始走向死水似的平静。如《大鼓师》把夫妻的久别重逢写得那么冷漠与悲哀,抒情主人公说“咱们自己的歌”,“早已化作泪儿飞了”,让“我”在“静默中赞美你”,还有被朱湘誉为“神品”的《你指着太阳发誓》及《爱之神》等,抒情主人公都是用玩笑的语气给热烈讴歌爱情的人泼冷水,没有必要的热烈与温馨。另外,如《你莫怨我》、《相遇已成过去》,写的是主人公在爱刚要抽芽时就掐死苗头的情景,是用理智来拒绝幸福的爱情。

  《忘了她》、《也许》是诗人为早夭的长女闻立瑛所作,是悼亡诗。日本诗人小林一茶在《俺的春天》里记他的女儿聪女之死时说道:“虽然明知逝水不归,落花不再返枝,但无论怎样达观,终于难以断念的,正是这恩爱的羁绊。”鲁迅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在闻一多的这两首悼亡诗中,抒情主人公却将剧烈的痛苦经过坚韧的忍耐化为了看似潇洒的神态,语调轻柔温存,将悲痛表现得不露痕迹。

  总的看来,闻一多诗歌中表现的理智的情感控制者形象,主要是在爱情、亲情等个人情感方面的理智控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诗人的性格。闻一多的性格哲学主要是静的忍耐,是孔夫子传统下的温柔、隐忍与憨厚。王富仁先生曾指出从精神气质上看,闻一多是诗创作中的鲁迅,而鲁迅则是散文(包括小说杂文等)创作中的闻一多。两人在情绪格调上是相近的:愤激、苦闷、压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