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青春礼赞与时代钩沉下的人性确认(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4 16:5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远
分享到:

 

  史诗风格与时代钩沉

  《知青》结构恢宏、气势磅礴,堪称一代青年热血青春的史诗巨作。史诗风格体现在作者力图从更广阔的视角描写一代知青的命运、再现一段历史的构思,采用了以人情关系为纽带的网状结构,赵曙光、赵天亮兄弟俩同为知青,一个是坡底村的知青,一个是北大荒的兵团战士,周萍因出身问题尽管坚持留在七连最后还是被送去山东屯和上海的同学在一起成为插队知青;为了缓解战士的夜盲症,张连长向在家乡曾任县长的妻子求助解决一批海带;齐勇和孙敬文为连里购买马匹来到内蒙大草原,孙敬文收获了和女知青蔡苗苗的纯真感情。作者巧妙地以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连接不同的地域空间,表现空间从北大荒的兵团七连、边防连、山东屯、哈尔滨向陕北的坡地村、县城以及青岛、北京、内蒙、新疆等地尽可能地拓展,第一次尝试描绘知青运动的全貌。

  《知青》中人物形象众多,场面集中,采用人像展览的方式塑造了知青群体的形象。知青群体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集合了个体特点而具有了整体和普遍意义,实现了对知青形象的集体塑造,他们同时活跃在作者描绘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画卷中,体现了特有的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时代情绪。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代表了知青的几种类型,北大荒的兵团战士和陕北农村及青岛农村、内蒙古等地的插队知青,作者还简单书写了以李鸽为代表的回乡知青的命运,他们同为知青有着相同的时代印记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在当时革命化、政治化的教育下造就了一代青年特有的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政治上的狂热与积极等精神特征,他们积极响应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农村。周萍是资本家的女儿,因出身不好遭受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为了表现自己的积极上进一路尾随来到了北大荒;赵曙光、武红兵等怀着改变坡底村生活状况的理想贡献自己的青春、不懈努力;吴敏偏执、充满政治抱负,表现出了对政治的空前热诚。李君婷父亲是当权派本可以随时回城,她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思想在坡底村苦中作乐。赵天亮、齐勇等青春意志勃发,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追求人生价值。

  以人像展览的方式塑造知青群像使得《知青》中较少动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环环相扣、依次推进的情节设置,而是截取知青生活的诸多场面,在场面中安排人物、插入故事。在《知青》的人物群像中,作家有意将他之前的北大荒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重新引入,《荒原作证》中的上海姑娘也叫方婉之,和《知青》中女排长方婉之有着相似的经历,是带有传奇和浪漫色彩来到北大荒的知青的典型;《鹿心血》、《非礼节性的“访问”》、《捕鳇》等短篇小说中的叫作娜嘉的狗连接着中、苏两岸的友谊和用鹿心血救人的故事,还有放映员误闯边界及边防战士和苏联妇女齐心捕鳇鱼等故事和情节在《知青》中再现,体现了互文性的特色。互文性,又译成“文本间性”,最早由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指文本间的一种共存关系,指“两个或若干个文本之间的互现关系,从本相上最经常地表现为一文本在另一文本中的实际出现。”梁晓声小说中这些人物和故事实现了不同文本间的呼应,作家在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自我重复”,在艺术表现的效果上实现了对知青历史的共时性想象,增加这些独特的故事和经历的真实性和作者表现知青生活内容的广度。

  《知青》的另一意义是生动再现了特殊年代的扭曲与异化。“这部剧不是为写知青而写知青,而是在写那个时代。”作家用诸多意象呈现了红色时代特有的氛围,作品中贴在窗户上“忠”、“公”字红色剪纸,随处可见的红宝书、毛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等标语等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意象,成为一个时代政治化、革命化扭曲的外在符号化表达。而其浸润在人们内心的影响则呈现为一种口号化、革命化的话语方式,这种方式与日常化话语方式的对立,昭示了那个时代革命斗争思想和政治标准为一切行动的指导原则,血统论、阶级论大行其道。整个时代体现为一种政治主导下的集体“狂欢”,极左时代最突出的表现在对旧有秩序和价值的颠覆,各种各样的造反、批斗“轰轰烈烈”。赵曙光等人因为藏有一些世界名著而险些成为反革命分子,坡底村贫穷落后,而当时对封、资、修思想的否定不允许搞副业、搞创收,还有许多错误的事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热爱艺术的沈力出于对美和艺术的赞叹画了一幅裸体作品而被吴敏骂无耻,被其他知青毒打,被取消参加考试的资格,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精神失常。坡底村唱信天游唱得最好的囤子因唱表现爱情的信天游被认为是唱黄色歌曲,他因喝农药烧坏了声带变成了哑巴,再也不能唱信天游,这一切都是对美与人性的残忍践踏。通过选举推荐参加工农兵大学考试的知青被取消资格,而善于投机的吴敏却意外成了大学生。既专制又失控社会下种种荒诞显示了那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时代扭曲、人性异化。《知青》对时代钩沉即是通过这样的归谬来实现的,体现了作家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人性视域与精神重构

  《知青》在对知青岁月的再现和对特殊历史年代的反思中挖掘超越政治、时代、民族的人性之美,尽管时代是粗粝的,“我们中国人人性里最柔软的那部分依然存在。正因如此,回顾那个时代,除了冷酷,我们还可以看到温暖的、令人唏嘘和肃然起敬的一些事情。”《知青》在自然人性和政治理性的冲突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彰显了人性之中可贵的精神,试图重构当下人们的精神体系,这是作品的深刻意蕴所在。在《知青》中作家努力表现在极左年代人们身上自然人性之光,带给我们一种温暖。这种人性之美通过爱情、友情、风俗民情等表现出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