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燃烧生命,绽放出美丽火花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4 17:0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建明 曹婷
分享到:

 

  本文通过分析《香峰子抄》中叙述的池田香峰子夫人如何照顾池田大作,如何支持他的事业和工作以及她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为社会做贡献等生平事迹,挖掘出了池田香峰子夫人所具有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谦虚、坦诚、直率。并指出目前对池田香峰子夫人的研究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开拓这一研究领域。

  引言

  香峰子夫人恐怕还不是一个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名字,对她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了。香峰子夫人本名池田香峰子,是一位著名的女性世界和平活动家。她还是日本著名的宗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的夫人。

  1974年12月5日,病重的周恩来总理在医院接见了池田大作和池田香峰子夫人,期待他们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之后几十年间,池田香峰子夫人与池田大作一直在为推动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由于香峰子夫人为人低调、谦虚,多年来作为贤内助默默地支持池田大作的事业,所以外界对她的了解并不太多。直到2005年妇女之友出版社以采访问答的形式出版了《香峰子抄》一书,在日本国内香峰子夫人才逐渐受到人们的注目。第二年,我国的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香峰子抄》以后,香峰子夫人也逐渐进入了中国研究者的视线。

  贾(2004)对创价学会发展过程中香峰子夫人的作用以及奉献进行了介绍。林(2006)把香峰子夫人作为21世纪现代女性的典范,阐述了现代女性不仅要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贤妻良母”,丈夫的细心护士,丈夫的优秀秘书,慈爱的母亲,贤惠的娇妻,才能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为了进一步促进对香峰子夫人的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分析香峰子夫人的事迹,挖掘出她深邃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借以抛砖引玉,吸引有志于此的同人一起来开拓香峰子夫人研究的新领域。

  家庭生活中的香峰子夫人

  1.池田大作生活和工作的坚强后盾

  香峰子夫人作为一位名人的妻子,不可能像一般人的妻子那样只忙于油盐酱醋,她注定要扮演多重角色。池田大作曾经在1991年《主妇之友》新年号对他们夫妇进行特别采访时讲过以下一段话,表达了妻子对自己的重要性。

  “妻子对我来说,是人生的伴侣,有时是护士,是秘书,又像母亲一般。像女儿或是妹妹,是最好的战友。如果要给妻子送感谢信,就会送‘微笑奖’吧。它包含了所有的意义。总而言之,祝愿我的妻子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最了解我的真实情况的是我的妻子。最了解妻子的诚实和坚强的,我想是我。与妻子的结婚,对我的人生来说,是无法替代的幸福。在那个意义上,就应该是‘如果再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下一辈子,再下一辈子,永远都要关照我’吧。不过这就不是感谢信,而是委任状了……”

  香峰子夫人作为一名妻子,能够得到自己丈夫如此高的评价,当然有其原因和必然性。她为丈夫、为子女、为家庭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凡,却折射其可贵的人格魅力。

  据说,青年时期的池田大作因为患了肺结核病,结婚的时候身体十分瘦弱,总是发低烧。户田城圣甚至在婚典上语出惊人:“大作也许只能活到三十岁。”结婚以后,池田先生比以前更为忙碌,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所以照顾池田先生的日常生活,保持其身体健康就成了香峰子夫人结婚后的首要任务。

  香峰子夫人非常重视饮食。她在饮食方面下了许多工夫,尽最大努力保证营养丰富并且均衡。池田大作由于工作非常繁忙,很少回家吃晚饭,所以香峰子夫人就想尽办法烹制各种蔬菜让他当宵夜吃。

  从以下这段话也可以看出香峰子夫人对池田大作无微不至的照顾。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