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黑暗的心》的复调特征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4 17:0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唐晓芹 赵慧尔
分享到:

 

  现代小说的先驱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黑暗的心》(1902)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批评家们用多种理论如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批评等视角解读了小说,但少有评论者从复调小说角度进行研究。从艺术形式上看,《黑暗的心》是对传统小说模式的超越,具有复调小说的主要特征。硕士论文《(黑暗的心)——一部典型的复调小说》“着重研究和分析小说的叙述形式的特征”,强调复调理论对康拉德作品研究的影响。《黑暗的心》不仅在叙述形式上具有复调特征,而且小说人物之间的多声部对话及场景描写也体现出康拉德超前的复调艺术创作才能。运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三个重要特点,即复调理论,对话方式和狂欢化诗学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的叙述线索和策略、对话方式、狂欢化死亡场景,可发掘其复调小说特征,进而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解读小说。

  小说中的复调叙述

  复调叙述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复调小说叙事不再是在作者统一意识支配下逐步展开,小说主人公不再是作者的奴隶,而是相互交流的平等主体,是这些“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在《黑暗的心》的创作上,康拉德一反传统小说中全知全能、主宰一切的叙述模式,采用复调叙述,使用双重叙事策略,转换叙事视角,并融合多种声音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复调艺术特色。

  复调叙述在小说《黑暗的心》中首先体现在双重叙述策略的运用上。小说围绕一个主题采用两条叙述线索:一条是关于马洛前往非洲丛林的旅行,另一条是关于科兹的堕落与罪恶。两条故事线索并行不悖,形成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共存与互动的复调叙述过程中揭示了小说道德上的发现主题。同时,康拉德还采用两个第一人称叙述者交替叙述的手法,巧妙地转换叙述视角,赋予人物两个同样有价值的独立声音。“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小说中,第一个叙述者“我”的叙述穿插在第二个“我”(马洛)的叙述中,实现了小说中双声部的相互对比,在两个声音的互相作用中马洛逐渐实现自我意识,发掘内心道德良知,暗示出小说的道德主题。

  小说的复调特征还体现在多重声音策略的运用。小说中科兹形象的刻画是通过一系列不同人物声音实现的。在会计师眼中,科兹是一位“一流的代理人,他运回的象牙和其他人加在一起运回的一样多”;在老谋深算的经理眼里,他是个“傲慢无礼”的人,且对他的事业发展形成一种威胁;对非洲土著居民来说,他是神灵的代名词,他呼风唤雨,“带着雷击和闪电袭击了他们”;对于科兹的未婚妻来说,他才华横溢,“能把人最好的一面吸引过去”,具有“伟人才有的天赋”,“一举一动都闪耀出他的善良”,是一位“榜样”;而对于马洛来说,科兹是一种声音,他的形象是他的声音;同时也是“对华丽的外表和恐怖的现实永不满足的魔鬼”。这些不同的叙述声音有着相对自由和独立的意识,从他们各自的世界出发展现世界,自由平等地表达思想,但又结合在“科兹”这个事件中,作为一种复调的叙述刻画出科兹的复杂形象。众多人物各自“叙述视角之间形成不确定性的张力场和对比”却又相互交流,展现出小说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的复调特征。

  另外,康拉德在小说中使用的多重语言策略也形成了复调。文中出现的拉丁语、英语、法语以及俄语等各种语言使小说切实具备了“多声部”的复调。小说中,英语是官方语言,科兹流利的演讲才能仿佛是个标签,标志着欧洲话语的优越地位。拉丁语如“Ave”以及那位医生所讲的“Adieu,Ducalme”等是作为上层人物的语言;俄语则被称为是毫无意义的字码;而非洲土著人的语言从来没有被当作人类语言,只是一些号叫,被放到了低劣的位置上。康拉德在小说中交织了多个国家,多种语言,这些不同语言创造了一个复调世界。通过这些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意识,康拉德揭示出“欧洲人在非洲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控制力量与意志”。康拉德对各国语言的描述可以说是当时欧洲各国势力和殖民掠夺的真实写照,表达出其反殖民主义意识。

  小说中的对话方式

  小说《黑暗的心》的另一个复调特色是作者对话原则的运用,使小说呈现出多重对话性结构的特点。复调小说的对话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对话是全面的,是无所不在的,渗透到小说的各个方面”;其二,“对话不是表面的、在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对话有更多深层潜在的对话”。《黑暗的心》中有马洛与无名氏叙述者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以及马洛与作者的对话,也有马洛自己内心的对话,这一系列的对话体现出小说的复调特征。

  康拉德在小说中采用两个叙述者:一个是无名氏叙述者,提供小说的总体故事框架;另一个则是叙述者马洛。后者在叙述过程中,不时地停下来与无名氏叙述者进行对话。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马洛与作者的一种对话。复调小说仿佛是一种感觉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它通过他人视域发现自我。作者借无名氏叙述者之口,把马洛形容成布道的菩萨。但马洛并不认同作者的定义。相反,他在与不同主体的互动和对话中促进彼此发现和建构自我。实际上,在马洛与无名氏的对话中也折射出作者的影子。无名氏听到、经历了马洛所经历的一切,见证马洛的道德发现历程也表现出作者自身的思想。与其说作者设计这样的对话来揭露马洛的自我,不如说马洛的自我发现是作者自我发现的代言。这种人物与作者的交错叠现,使得小说人物具有多面性,增强了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的复调特征。

  巴赫金认为对话是复调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手段,这些对话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种就是“否定型”。《黑暗的心》中马洛与叙述者,作者及其他人物之间多半是否定型的对话,他们之间互不认同,处于彼此的对话和争论中。对于科兹及其死亡,不同人物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马洛却用另一种声音来回答:初期,马洛认为会见科兹是他旅程的唯一目的,他甚至会为失去与科兹对话的机会而难过;也会为科兹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到荣幸。但随着旅程的深入,马洛听到各种不同声音,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把濒死的科兹描绘成骷髅、幽灵。这些声音形成了小说人物之间,以及小说人物与作者深层次的平等对话,人物不再作为作者的客体和传话筒,在对话关系中也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意识。作者在小说中并未直接表示自己的看法,通过马洛与不同人物的对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在对话关系中,不同的思想、感情得以公开或隐秘地相互交流,营造出《黑暗的心》中多重对话的复调效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