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中一组愁情意象的审美研究(2)
“高楼”这个词,在唐宋词中也频繁出现。
高楼出现的意象中,大概有两种:一是词人“独上高楼”。晏殊的《蝶恋花》中写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在生活闲适的情况下独上高楼仍然因思念故人而感受到了愁绪,更不用说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在亡国后被囚于宋国,体会了亡国之痛后独上西楼,那凄婉的愁绪,就如词中所说:“剪不断,理还乱。”登高望远,尤其是倚楼凭栏,在高处望尽开阔无垠的景色,很容易引起迷茫的愁苦。而身上还背负着亡国之痛的后主之愁,就更加鲜明了。
二是“莫凭栏”。唐宋词中有不少词人在词中告诫“独自莫凭栏”,欧阳修在《踏莎行》中就警告“楼高莫近危楼倚”,范仲淹则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些词句仿佛让我们看到词人独倚高楼的黯然身影,清冷的月光笼罩着他们,寂寥又惆怅。这些词人怕登楼,却又忍不住登上高楼。明知高处不胜寒,却又想将自己的一腔愁绪抒发出去。词人的愁绪在“高楼”这个意象上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纠结与矛盾,正是这种纠结使得愁绪更加真实易感。
四、“燕子”意象
“燕子”作为诗人们经常用到的意象,常用于表现惜春伤秋、寄托相思之意,或感伤实事变迁,或渲染离别之忧、羁旅情愁。
燕子冬去,往往表达了伤春惜时之愁。周紫芝在《蝶恋花》中写道:“天意才晴风又雨。催得风前,日日吹轻絮。燕子不飞莺不语。满庭芳草空无数。”这首词中的燕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伤感之愁,春天离去与燕子飞走对应,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忧愁跃然纸上。燕子的秋去春回、不忘旧巢的特性,往往能引起词人对国破家亡的忧愁。1276年刘辰翁在南宋亡破的春天写了一首《兰陵王·丙子送春》:“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以雁和燕比喻被掳走的宋恭帝与失散的旧臣,以无主的燕子这一形象来映射自己怀念故国的情愁。而燕子的候鸟属性,给了羁旅的词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赋予了它表达羁旅乡愁的意义。《唐多令》中的燕辞归,是去乡离家、漂泊天涯的词人,看到春来秋往定巢檐下的燕子时,便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引起客居他乡的伤感以及思乡之情。因此候鸟特性便是它对羁旅行愁的表现。潘汾的《花心动》中:“啼鸟惊心,怨年华,羞看杏梢桃萼。映柳小桥,芳草闲庭,处处旧游如昨。断肠人在东风里,遮不尽、几重帘幕。旧巢稳,呢喃燕子,笑人漂泊。”燕子的呢喃声成功勾起了词人的思乡情绪,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旧巢稳”反衬“漂泊”,用燕子“呢喃”的笑来表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五、“柳树”意象
“柳树”在唐宋词中多是代表离别伤感之愁。
首先是柳“留”谐音,“柳”者,留也。这就足以让“柳”这个意象出现于离别之词中。其次,柳枝的体态缠绵,纤细的柳枝在风中展现款款惜别之意。周邦彦在《六■》中写“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并且柳条的形状极易让人联想到系带,于是愁情变成了柳条可以系住的具象。正如秦观《江城子》词云:“西域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将柳枝比喻成系带用作愁情的渲染。第三,柳絮漫天飞舞的镜头极富美感,词人可以将愁绪寄托在向远方飘飞的柳絮中,以柳絮写出离愁的无边无际与轻盈。正如苏轼《水龙吟》词云:“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最后,古人有“折柳赠别”这一习俗,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张先在《渔家傲》中写道:“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折柳”是向对方表达离情别意的最为含蓄,也是最为生动的方式。
六、“行舟”意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