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社会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3)
2教化乡里
教育生徒立德、立功、立言是清代北京书院教育的主要内容,书院还通过祭祀先圣先贤对生徒进行品德教育。咸丰三年(1853)后的一段时间,著名财政学家王茂荫(1798-1865)任潞河书院的山长。史料记载他“循循善诱,生童谒见者,必勖以读书立志,效法古人。每课命题,必标明题旨,改窜无异塾师,自是文风丕振。”康熙年间,怀柔知县吴景果到怀柔后看到的是“邑人不知学,童子应院试,不满岁取额,诸生亦无中科者。”便创办了温阳书院,“察诸生中之能文者杜复一,给资乡试,得隽,遂骋为书院长。俾以经籍,倡导其邑人,而怀柔文风由此兴。”路德平主讲近光书院20年,他在《平谷县创建渔阳书院记》这篇文章中,自述对弟子的殷切期盼是希望他们“为真儒,为良吏,生有益于人,死有闻于世,如古所称三不朽者,斯幸矣。”祭祀是书院的三大活动之一,目的是“祀先贤以教德”,“使诸生有所矜示”。古代书院几乎都设有祀祠、祀像和牌位(木主),供祀先圣、先贤和先师。密云的白檀书院,专门在西院建造三间房屋,作为祠堂,即李宣范公祠。祭祀之。改制为学堂后,改为供祀孔子。金台书院先是供祀孔子,后又供祀冯从吾和邹元标。
3培养人才
古代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诚如史料所载:“所赖以造士者,独在书院”,北京书院亦是如此。金台书院在历届会试中,均有数人、数十人中进士,出过状元、探花、解元,这些人或成为官吏,或成为学者。李绶《重修金台书院碑记》记载,金台书院创办初期,即乾隆初期,“肄业诸生蒸蒸向化,每逢大比,掇巍科者指不胜屈,可谓盛矣。”顾镇、姚汝金主讲金台书院时,到此学习的人达上千人,会试中进士的多达百人,“人才辈出,极一时之盛”。乾隆后期,金台书院培养了如吴邦庆、王麟书、桂芳、施杓、蒋攸锸、自镕、林天培、穆隆阿、李煨、李光先、李光里等很多人才。同治十三年,金台书院爆出重大新闻,应试学子陆润庠金榜题名中了状元,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陆润庠,字凤石,苏州人。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礼部侍郎、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屡典科试,晚年任宣统帝的师傅。白檀书院建成后,“由是县有乡举士。”“迄今十有余年,院课生徒南宫者一,举京兆者五。”即白檀书院生徒中进士1人,中举者5人。冠山书院在18世纪最后30年就培养了如胡宗顺、谢元章、孟人文等人才,三人于乾隆三十五年同时进士及第。乾隆年间,还有解诠、张学濂、解侨、胡培祖、李德淦等9人中进士。
三、结论
首先,书院本身具备的功能是其和社会互动的前提。书院自产生后,就具有培养人才、教化社会的作用。“书院之设,所以正人心,存天理,其有关于世教岂浅鲜哉。”书院是学术研究中心、社会舆论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决定了书院必然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只有社会充分认识到书院的价值,才能支持书院的发展。明朝时期,政府之所以几次禁毁书院,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书院有利于社会的一方面,看到的只是书院讲学的自由和对时政的抨击,这种思维一直影响到清朝初年顺治皇帝。顺治皇帝禁止书院的诏书和张居正禁止书院的言论如出一辙。康熙帝逐步扭转对书院的态度,雍正伊始,以后的历代清朝皇帝,无不大力支持书院的发展,朝廷对书院的认识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地方官员对书院的认识转变。顺天府地方官员都以振兴书院为己任。通永道道台李调元刚到任,“谒庙毕,即巡视书院所在。”曹擢新担任平谷知县后,“尤以振兴文教为己任。”缙山书院创办人胡先达,“道光辛卯间,致仕家居,慨然有振兴文教之志。”顺天府尹周家楣决定大修金台书院,也是因为他认识到书院能“以崇地望,以育人才。”
第三,社会支持书院,书院回报社会,两者才能良性互动。元朝对南宋遗留下来的书院加以保护,对稳定南方局面起到了作用。清朝大力发展书院,书院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清朝学术中心,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而明朝和清初,书院受压制,书院的生存很困难,与政府采取不合作态度。前者是良性循环,后者是恶性循环。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