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艺术生产理论”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22 09:4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贞
分享到: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艺术生产理论”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作为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文学生产受到一般生产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文学批评必须正视文学艺术产品的商品性,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调整批评视野,对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进行客观评价。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要坚守独立自由的审美精神,警惕消费意识带来的低俗化、功利化倾向,引导接受者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入剖析,也为文学批评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艺术生产;文学批评;审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1-0103-04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价值观念的多元存在、文化形态的悄然转变、网络的迅速普及、图像化言说方式的逐渐兴盛、传播方法的日益更新等,都给文学批评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消费意识的全面侵染,文学活动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学批评要对当前的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给予及时、恰当的分析。就必须正视社会现实,在各种文学理论和文艺思潮的指引下,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状况、价值观念、方法策略甚至是理论体系,去回应时代的新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文学界存在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文学活动与资本的关系愈加密切,商品性渐次成为文学活动不能回避的一个特征。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更好地促进文学批评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一、尊重市场规律,调整批评视野

  从“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出发,马克思对“艺术生产理论”的阐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艺术生产”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从广义上来论述艺术生产的内容与规律: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特定历史时期,揭示与资本进行交换的“艺术生产”的内涵。从前者来说,马克思首先认可了文学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并受到一般生产规律的影响:“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对文学活动“生产性”的肯定,要求我们立足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用历史辩证法的眼光去审视文学的发展变化,慎重对待新的文学现象并对之进行客观分析。在这一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本雅明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本雅明继承了马克思“艺术也是一种生产”的观点,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作品是商品,读者、观众是消费者。同时,艺术生产和其他生产一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影响。作为艺术生产力的创作技巧一旦与作为艺术生产关系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出现矛盾,就会发生艺术革命,产生新的艺术生产力,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从而推动艺术创造活动的新发展。由此出发,本雅明提出资本主义艺术生产已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复制成为主要的艺术创作技巧,原有的艺术品的“光晕”慢慢消失,艺术消费者欣赏艺术品的方式从“静默”转向了“震惊”,以电影为代表的新的大众艺术开始出现并逐渐兴盛。

  与阿多诺等人对大众艺术的猛烈批判不同,本雅明遵循了“艺术生产”的内在规律,对大众艺术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认为这种艺术形式是艺术生产规律制约下的时代产物,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雅明的分析提醒我们,文学批评应该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客观评判新出现的文学现象,面对蜂拥而至的网络写作、商业炒作、流水线生产等新的文学创作、宣传形式,文学批评既不能被其消费意识所蚕食,也不能对其完全不屑一顾,而是要正视文学创作的商业属性,在尊重市场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文学批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大众艺术现象“失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批评固守着已经习惯了的政治或审美思维,不能对以机械复制、媒体炒作、大众狂欢等特征为代表的新兴艺术形式做出及时反应。但是若以“艺术生产理论”去关注这一现象,我们会发现,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使当前中国的艺术生产进入市场主导时期,艺术创作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如从传统的纸质写作转向网络写作、从个人化写作转向集体创作等;欣赏者对艺术品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静默”式崇拜转向瞬间即逝的娱乐消遣;与之相应的艺术革命随之发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商品性成为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属性之一。文学批评要对当前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就必须走出“精英意识”,真正深入艺术生产过程,把握艺术生产规律。辩证分析商品性赋予艺术生产的特点、优势及其劣根性。

  比如说,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使文学生产充分尊重市场运作规律,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制约: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和消费的方式,甚至创造消费者;同时,消费也影响着生产,只有通过消费过程,生产行为才能最终完成,产品才能成为真正现实的产品,而且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内在动机。在这一组矛盾关系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者不仅要表述自我,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一现象,文学批评就不能脱离消费市场,纯粹去分析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而是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元素的情况下对作品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以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为例,文学批评除了用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来判断其作品的优劣之外,还要看到这一新的创作媒介所引发的创作方式的改变,把握这种改变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及其价值意义。从而发展出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应极力强化“大众”意识,充分挖掘公众自发批评的生命力,从报纸、网络、论坛等途径寻找及时的批评,并从中发现大众的声音和意愿。蒂博代曾指出,这种自发的、逐日的批评具有学院派批评和大师批评所缺少的那种时代的新鲜感、现代的潮流和新的氛围、呼吸,“这种批评符合当日的精神、当日的语言,带有当日的气质,带有让人愉快地迅速地读完所必须的一切,它所表达的是当日的思想,但形式却变幻无常,给人一种新思想的错觉,并力图避免一切学究气息”。这种批评无需对作品进行系统的、历史的思辨,而是要感觉现时、理解现时、表达现时,能给之后的学院批评或大师批评提供第一手的现场材料。比如说对网络文学、畅销书、微博文化的批评,我们目前急需进行的不是学院派的分类和构建,而是对纷繁芜杂的作品进行及时的感受,感受其中的市场运作规律、公众真实意愿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代文学批评所缺少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