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越南瑶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0 15: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玉石阶
分享到:

 

  【摘要】旅游开发常被看作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依靠当地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梯田田园风光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当地瑶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改善当地瑶族生活状况的同时,也使当地瑶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瑶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得到可持续发展,应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越南;瑶族;旅游;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103-007
 
  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无烟工业”和“朝阳工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所以,旅游业开发往往被看作是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美国旅游人类学者瓦伦·L·史密斯认为:“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于那些劳动技巧低的经营单位最合适不过。另外,旅游业还是一种发展手段,特别适合那些不发达的边远地区。”但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势必会对当地的文化产生冲击,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甚至有可能“给地方和民族文化造成类似于‘断裂’的情形”。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能较好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又能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拟以作者在越南瑶族地区的调查,就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瑶族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做一探讨,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瑶族旅游发展概况
 
  老街省位于越南北部山区,与中国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隔红河相望。2008年,老街省有瑶族10万人,分布在8个市县的466个村寨,是越南瑶族分布较多的省份。老街省沙巴县位于中、越两国交界的高寒山区,海拔约1700米,境内分布有越、苗、瑶、侬、岱依、哈尼、普拉等民族,其中瑶族1698户,9615人。沙巴县大坪乡是个以苗、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全乡6个村,13个队,据2008年统计,全乡共有475户,3672人,其中苗族264户,1912人;瑶族190户,1679人;越族20户,79人;侬族1户,2人。全乡面积3718公顷,耕地面积247.8公顷,其中水田117.8公顷,旱地125公顷。撒祥村属大坪乡管辖,是大平乡政府所在地,下辖一队和四队。全村90户,544人,其中瑶族80户,509人;越族10户,35人。撒祥村的瑶族都是从中国迁徙来的,大部分瑶族在这里居住了五六代以上。过去他们主要靠种玉米、稻谷为生,农闲时到山上采香菇、灵芝等。有的人家三四月份就断粮了,村民生活多贫困。革新开放以来,主要靠种稻谷、草果、发展旅游业等为生。旅游主要靠卖瑶族挑花、刺绣,每家每年可有200~300万越盾收入;种草果每家每年可有200-600万越盾收入;另外还有的人家开旅馆接待游客、开摩托车搭游客、卖小吃、为游客提供药浴等,村民的生活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据报导人盘朝光(瑶族)村长说,他家过去连饭都吃不饱,家中清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小时候全家人晚上围火塘生火而眠,或睡竹席,盖稻草。革新开放,特别是旅游业开发之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家中添了很多东西,桌、床、棉被、手表、电视机、录音机、摩托车等都买了回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赵定贵家过去粮食不够吃,有5个儿子1个女儿,虽然越南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但因家庭困难,女儿只读完小学,儿子没有一个人能读高中。现在家中种稻谷15亩,玉米约16亩多,养2头牛、7头猪,种草果。2008年卖1头牛得1000万多越盾、1头猪得70多万越盾,卖草果40公斤,约得300万越盾,爱人参加旅游业活动,卖瑶族刺绣得200万越盾。家中买了1台电视机、2辆摩托车、1台粉碎机,还与别家合资买了1台犁土机。革新开放,特别是旅游业开发之后,撒祥村绝大部分的瑶族村民都解决了温饱,置备了基本的生活用品、用具。
 
  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瑶族旅游的开发得益于当地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梯田田园风光。
 
  沙巴在越南北部,位于越南最高峰Phansipang山脚下。越南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一半以上聚居在老街省,聚居在沙巴的主要是苗族和瑶族。与其他早已被开发为旅游区的地区相比,沙巴的少数民族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状态,对外来的旅游者既不排斥,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沙巴地处中越边境的高寒山区,是越南北部的高山度假胜地,距边境老街市39公里,地处黄连山山谷之中,海拔1700米,因地势高,气候清凉,树木郁郁葱葱,周围层峦叠嶂,被誉为森林中的宝石。沙巴由于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每年有5到7个月是寒冷天气,3到4个月是夏季;雨量最大是7月,雨水较为充足。沙巴红瑶的梯田大多在海拔1300米到1700米之间、坡度在25°左右的山坡上。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为梯田。沙巴的梯田主要分布在瑶族、苗族村寨,主要是由瑶族、苗族等民族开辟出来的。一间间瑶族民居就分布在一大片梯田旁,人与自然相伴而居;一个个村寨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浩渺如烟的梯田中,与自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一片片梯田由山脚往上,重重叠叠,一直绵延到山顶,极为壮观。春天,农民把泉水引入田中,满山的梯田看上去就像一条条银白色的玉带;夏天,田中禾苗一片郁郁葱葱,随风翻起道道绿浪;秋天,满山的梯田稻谷金黄,形如层层金色的台阶,令人流连忘返。2009年6月,美国《旅游与闲暇》杂志(TravelLeisure)公布了由该杂志读者评选出的世界最奇美的7个梯田,越南老街省沙巴梯田榜上有名,并赞誉说:“沙巴奇妙的梯田好似上天的扶梯,它已成为越南吸引游客眼球的一个旅游点”。
 
  居住在沙巴的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明清时期,瑶族从中国西南边疆进入越南,在向越南迁徙的过程中,带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至今沙巴瑶族仍然说瑶语,妇女精于挑花、刺绣工艺,穿五彩斑斓的瑶族传统服饰,按传统习俗结婚、祭祀祖先、过节,住传统的木结构平房,过着安逸宁谧的乡村田园生活,民族特色浓郁。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