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及其翻译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观光旅游。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不少旅游景点都将宣传资料翻译成英文供外国游客阅读。旅游宣传资料与文化特征紧密相连,强调其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及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这恰恰是翻译中的难点和障碍,使翻译变得困难。这就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宣传资料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探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准确翻译原文,传递旅游宣传资料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宣传资料文化翻译方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变得非常频繁,中国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地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中国观光旅游。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13,24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3.1%。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特别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一些省、市和地区也早已把旅游业定为本地重点产业,旅游景点的收入成为当地经济及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吸引和迎接更多的外国游客,我国很多旅游景点都提供各式各样的英文服务,例如提供中英文的旅游宣传资料供外国友人阅读,或建立相关的英文旅游网站方便外国游客查询,有的景点还提供英文导游服务,等等。这是一个顺应时势的举措和进步,不仅可以使外国友人的旅游时光变得方便、舒适、温馨,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我国的文化特色。然而仔细研读这些英文旅游宣传手册和资料等,我们会发现这些英文翻译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意识到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观光旅游,其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游山玩水,其中还必然会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必然会遇到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问题。一些不尽如人意、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翻译不仅会导致外国游客错误的理解及误会,有时还会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形象及其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避免这类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一些不同的翻译方法,达到准确传递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一、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特点
1.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
“旅游业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陈白颖,2003:55)。旅游自始至终都与民族特色、宗教信仰、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紧紧相扣,息息相关。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民族文化魅力,从而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因而它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撰写者强调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韵味。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这些对于海外游客来说无疑是陌生的,这其中存在的风土人情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然而恰恰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观光旅游。笔者以丽江古城为例,简要分析旅游宣传资料中的一些普遍特点。
例如在丽江古城旅游网的宣传资料中,连续使用了丽江古城、纳西东巴、龙腾古城、火把节、放河灯、古城木府等作为标题。这些词句在中国游客看来是一目了然、清新明了。它们从历史称谓、民族风俗等方面反映了云南丽江丰富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历史与人文背景。例如“东巴文化”、“火把节”、“放河灯”这些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独有的民俗与文化特点。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龙”的概念对外国人来说已不是那么陌生了,很多老外都已熟悉并接受了“龙”这个代表繁荣、吉祥、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词。“龙腾古城”生动地显示出这座丽江古城的朝气蓬勃,凸显了浓浓的中国味。此外,就连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都特意加上了古城两个字以求突出地域及民族特色,例如古城时尚、古城街景,就连最时尚的酒吧都要冠上“古城”二字,称作“古城泡吧的柔软时光”。可见,文化信息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当翻译者遇到此类情况是要特别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2.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与美感。
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在丽江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同样有着充分的体现。在此让我们再来看一段玉龙雪山的简介:
“……玉龙雪山不仅巍峨壮丽,而且随四时的更换,阴晴的变化,显示奇丽多姿。时而云雾缠裹,雪山乍隐乍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态;时而山顶云封,似乎深奥莫测;时而上下俱开,白云横腰一围,另具一番风姿;时而碧空万里,群峰如洗,闪烁着晶莹的银光。……”
这段介绍虽短,中国游客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充分展示出了中华语言的优美与丰富,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几点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第一,中文的文章喜欢引经据典,引用古代的诗词歌赋。例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本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原本用来描述琵琶女的美丽与羞涩的神态。这里却用来表现出玉龙雪山如仙境般壮丽的景色。中文的文章乃至演讲都特别喜欢引用诗词歌赋来增加文章的美感。旅游宣传资料也是如此,引用诗词歌赋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旅游宣传资料经常会出现各种修辞手法。例如这整篇玉龙雪山的宣传资料大量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时而……时而……”,这不仅使文章朗朗上口,增强了整句话的气势,更是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玉龙雪山的扣人心弦的美,使得它更具有神秘的魅力。从旅游宣传资料中我们经常能体会到中华语言独特的风格及韵味,然而这些语言上及文化上的特色在翻译过程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这段文字文笔优美,引经据典,却让译者一下子无从下手,为了将宣传资料的意思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达到旅游资料宣传的目的,译者必须采用省略、意译乃至重写等多种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二、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
学者陈刚指出:“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陈刚,2004:59)
翻译旅游宣传资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译者需顾及多方面,既要准确地表现旅游资料的原汁原味,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既要忠实于原文,体现原文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内涵,又要兼顾市场的需要。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和复杂性。
作为译者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旅游资料原文的含义。因为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的众多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即使是中国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作为译者首先一定要理解把握准确,这是正确翻译的前提。下面笔者着重探讨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