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及其翻译(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9 16:0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晓琴
分享到: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旅游英语翻译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直译可以保持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原汁原味,让外国友人直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风采。例如,中国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就可以译成dragonboatracing。虽然中国文化中的龙和西方文化中龙的含义差距很大,但是随时全球文化广泛深入的交流,老外也早已了解了中国龙的生机勃勃、吉祥的含义,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用直译,直接把“龙舟”翻译成“dragonboat”完全没有问题。再如“香山”直译为“theFragrantHills”;“蛋炒饭”译为“friedricewithegg”,这些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含义,又通俗易懂,使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但是直译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宣传资料中比比皆是,有些文化特性是无法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的,因此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的翻译方法加以补充。

  2.音译意译相结合翻译法。

  音译意译相结合也是常见的旅游资料翻译方法之一。

  例如“华清池”。华清池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古老的历史和著名的温泉闻名于世。在这里“华清”两个字可以用音译,但是“池”这个字如果把它简单地直译成pool或者pond,那样不仅流于形式上的一般,也丧失了华清池内容上的特点,只会使外国游客感到该景点没什么特别之处。这里根据华清池的实际特色及功能,略作变动,翻译成“hotspring”。“HuaqingHotSpring”既能体现出其本身内在的含义,又一下子抓住了游客的心理需求,让人联想到了温泉的惬意和舒适,让游客感到心驰神往。

  再以雍和宫为例,“雍和宫”译为theYonghegongLamaBuddhistTemple。

  雍和宫原为清朝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后改为行宫,故名雍和宫,再几经变迁改为喇嘛庙,最终被确认为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其英文名字时是下了一凡工夫的。首先保留“雍和”两个字,将其音译。至于“宫”如直译应为“palace”,然而究其历史它早已被接纳和定位为佛教寺院,因此译者根据其历史及宗教定位将其译为“LamaBuddhistTemple”,让外国游客比较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其包含的真正含义及背后悠久的中华文化,达到了准确传递旅游及文化信息的功能。

  3.注释法。

  “注释法是一种最重要的补偿性翻译方法”,译者通常可以通过注释法处理译语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用于解释不同的风俗习惯(郑声滔,郑声衡,2010:94)。因此注释法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当涉及有关历史朝代等问题时,注释法也是个非常有用的翻译方法。例如西汉可以被译成WesternHanDynasty(206B.C.-A.D.25),宋朝可以被译成SongDynasty(A.D.960-1279)。这样既表明了朝代的名称,又让外国游客对其具体时间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又如,当涉及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时,注释法可以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例,元宵节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农历的正月十五”可以翻译成“thefifteenthdayofthefirstlunarmonth”。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农历的计时与公历的不同经常会让他们感到困惑,笔者认为在其后稍加注释例如写明“usuallyinFebruaryorMarchintheGregoriancalendar”,这样会让外国友人对其大致的时间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再以端午节为例,中国有些地方端午节有悬挂钟馗像的古老习俗,然而仅仅将钟馗按其音译为“ZhongKui”,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如略加注释“aghostthatcanexorcise”则能让他们了解到这项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同样的例子在饮食菜肴翻译中比比皆是。饮食文化一向是旅游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国的美食文化闻名世界。在翻译一些传统食品时也可以运用注释法。例如粽子可以译成ZongZi(dumplingmadeofglutinousricewrappedinbambooorreedleaves)。腊八粥则可以译成Labaporridge(riceporridgewithnutanddriedfruiteatenontheeighthdayofthetwelfthlunarmonth)。

  4.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于省略一些重复的词句、华丽的辞藻或者诗词歌赋等,让译文更加接近读者,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达到传达信息和交流的目的。

  在中文的篇章中通常会引用一些诗词以达到丰富内容的目的。以某旅游景点介绍端午节的内容为例,“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节尝试一下雄黄酒吧。”端午饮雄黄酒是我国传统习俗,这篇旅游宣传资料引用了清朝李静山的诗,然而这句是非常难翻译的,且不说无法简单地说清“樱桃”、“桑葚”、“菖蒲”等词与端午节的关系,如强行翻译不仅表达不出原诗的韵味,而且使译文变得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认为这句诗词可以完成省略,该资料将其简单地翻译成“ItisaverypopularpracticetodrinkthiskindofChineseliquorseasonedwithrealgarattheDragonBoatFestival”就很不错。

  此外一些增译法、替代法乃至重写法等都可以根据旅游宣传资料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应用。

  外国友人来中国观光旅游,不仅是游览河流山川、风景名胜,更是希望领略和体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民族韵味。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特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要尽量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要达到向世界各国游客展示我国壮丽多姿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白颖.旅游英语及其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55-57.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李丹.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J].延边党校学报,2013.29(3):102-104.

  [4]吕和发,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J].上海翻译,2008(1):30-33.

  [5]魏琼.论注释性翻译与解释性翻译[J].考试周刊,2011.65:27-28.

  [6]吴冰,李宪生,陈鑫柏,等.大学英语口译(汉英)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郑声滔,郑声衡.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1):94-97.

  [8]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2005.35(3):159-164.

  [9]邹媛.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4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