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译者为中心论徐志摩对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译介(3)
例如《理想家庭》一文:
原文:“Spring-warm,eager,restless-wasthere,waitingforhiminthegoldenlight,readyinfrontofeverybodytorunuptoblowinhiswhitebeard,todragsweetlyonhisarm.Andhecouldn’tmeether,no;hecouldn’tsquareuponcemoreandstrideoff,jauntyasayoungman.Hewastiredand,althoughthelatesunwasstillshining,curiouslycold,withanumbedfeelingallover.”
徐志摩译:“他的确是老了—老不禁春了。春,又暖和,又殷勤,又匆忙的春,已经来了,吹弄他的白须,温存地楼着他的臂腕,他却是对付不了,他如今老了,再不能拉整衣襟,向前迈步,青年的飒爽,他没有了,他是乏了,那时晚照虽浓,他却觉得寒曦遍体。”
陈良廷译:“春天—温暖的春天,充满强烈希望的春天,不平静的春天—就在眼前,在金色的阳光下等着他,准备在每一个人面前炫粗一下,准备吹拂他那把白胡子,准备温存地钩住他的胳胃,他却眼不上春夭的步伐了,跟不上了;他再也不能象年轻人那样,矫健地摆起架势,迈开大步走了。他已经累了,虽然夕阳未下,他可冷得出奇,浑身感到麻木。”
尽管是描述老态,但在英文原著中并没有明确的“老”字,而徐志摩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种衰老的悲凉,用一个“老不禁春”精炼地统摄了整段。整段翻译的句式和停顿都带有诗歌的色彩,经过主动的创造性翻译去除了忠实翻译下的冗余成分。在遣词造句上,徐译也非常诗意化,“那时晚照虽浓,他却觉得寒曦遍体”所表达出的凄凉感,远胜陈译的“虽然夕阳未下,他可冷得出奇,浑身感到麻木”。
诗人敏感的特质使其长于对女性心理进行刻画。在所翻译的篇目中,徐志摩格外关注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夜深时》,此文描摹的是一位大龄未嫁女子对待爱情矛盾复杂、敏感多愁的心理状态,在译作后徐志摩专门撰文探讨女性敏感纤弱的心理,并赞叹曼斯菲尔德是心理写实的高手,可见他对这类题材作品的关注。较之重译版,徐译《夜深时》在表达女性心理时更贴切、细致入微。例如:
原文:IwonderwhyitisafteracertainpointIalwaysseemtorepelpeople.Funny,isn’tit!Theylikemeatfirst……butthenimmediatelyIwanttoshowthem-evengivethemahint-thatIlikethem,theyseemtogetfrightenedandbegintodisappear.PerhapstheyknowsomehowthatI’vegotsomuchtogive.Perhapsit’sthatthatfrightensthem.
徐译:我就不懂为什么过了些时候,人家就像是嫌我似的。怪,可不是,起初他们喜欢我……可是等到我稍微的示意我有点喜欢他们,他们就好像怕我似的,慢慢的躲开了……亦许他们知道我里面积得太满了。就许因为这个把他们全吓跑了。
黄杲炘译:真叫我莫名其妙,为什么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总好象我把人家打发走了似的。可不成了怪事!起先,他们喜欢我……可是后来,只要我一想要做出喜欢他们的表示—哪怕仅仅给他们一个暗示—他们立刻就好象吃了一惊,渐渐地溜得连个人影儿都不见了……说不定他们不知怎的竟知道了,我能给他们的实在太多了。恐怕正是这一点唬住了他们。
此处徐译的“嫌我似的”“怕我似的”“全吓跑了”贴切形象地刻画了微妙的两性心理。徐志摩还把“I’vegotsomuchtogive”译为“我里面积得太满了”,较之黄译的“我能给他们的实在太多了”,虽然不够忠实,但却充满了情感在内心喷薄欲出的形象感,极富感染力。此外徐译的腔调也更加切合内心独白时的语言风格。
再如:
原文:Yes;thatisthesecretoflifeforme-tofeelloved,tofeelwanted,toknowthatsomebodyleanedonmeforeverythingabsolutely-forever.
徐译:只要有人要我,有人爱我,有人完完全全的靠着我,那我的一生就有了落儿了。
黄杲炘译:是啊,对我来说,这就是生活的奥秘——感到自己给人爱着,感到人家少不了我,知道有人不管什么事都得完全依靠我—对,永远依靠我。
此处徐志摩把“thesecretoflifeforme”译为“那我的一生就有了落儿了”,这明显是一种创造性的改译,但相较于“对我来说,这就是生活的奥秘”这种标准翻译,徐志摩的译法将女性渴望归宿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徐志摩的译作中,译者不是隐形的,作为诗人的译者把自身的特点带入翻译实践中,使得译作也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显示出诗意化的审美特征;在翻译中,他能精准地捕捉原作者的心绪,并传神地运用本土语言将曼斯菲尔德长于描摹微妙心理的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极能触动读者的情思。
四、结语
对于曼斯菲尔德其人及其作品的介绍与翻译,徐志摩的首创之功功不可没,他的译作是后世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重译与研究的起点。徐志摩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翻译实践的,他赞同曼氏的文学观,以她的创作与人格为美。作为诗人的徐志摩亦把诗性气质带入到翻译中,使得其译作显示出鲜明个性色彩。
注释:
[1]梵·第根原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82-189页。
[2]张泽贤:《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版本闻见录(1905-1933)》,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5][6][7][9][10][12]徐志摩著,韩山石编:《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0页。
[8]KatherineMansfield.TheCollectedStoriesofKatherineMansfield[M].WordsworthEditionLimited,2006.
[11]本文中与徐译对比的译文均引自陈良廷,郑启吟等编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