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2)
3.学完全文,相信你对“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的态度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对“卑微”与“伟大”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能以“一个参议员的心路历程”或“试论卑微与伟大”为题,写一写你的学习收获吗?
话题1,既对学生如何阅读“写人”类文章作出了一般性指导,又提出了初读反馈的要求。让学生“初读,练说读懂的话”,可以迅速把握学生的学情所在。对于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东西,教师便无需再加讲解;对于学生有争议或疑惑之处,则可引导讨论。当然,在学生交流“读懂的话”时,教师应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根据学生的表述,及时择要板书,说不到的地方,教师可适度追问,以便让文章的“脉络图”清晰呈现,也让学生明白:“初读,练说读懂的话”,其实是在锤炼他们初读课文,迅速理清文脉、分清主次的能力。
话题2,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它既指明了学生品读及思考的方向,是在于发现林肯三段演讲辞中暗藏的智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从局部入手,紧贴演讲辞中关键的语词、标点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整体贯通,从三段演讲辞中一以贯之的观点和三处提示语的妙用等方面谈自己的发现。
话题3,让学生转换角色当一当参议员或评述人,写一写“参议员的心路历程”或“试论卑微与伟大”,实则是一种以写促思,让学生循着课堂学习与交流讨论的轨迹,继续往“深处”走一走,获得思维与语言的自我建构、自我提升。
二、给予表达时空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有充分的表达时空,教师就必须学会课堂留白:一是时间留白,即把课堂的主要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探讨;二是思维留白,即减少指示性话语的使用、避免不恰当的价值干预。表达型课堂之所以提倡留白,是因为在传统的接受型、指令型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或琐碎问答、统领控制课堂的情况普遍存在,由此造成了学生语用时间的缺失,学生内部思考、外在表达能力的缺失。教师对课堂控制越强势,学生的“被思维”和“被学习”也就越厉害。
《鞋匠的儿子》一文教学,我以导学单的方式引领学生个体先学,又在课堂教学中,以“初读,说读懂的话”“精读,说发现的话”“练笔,说创造的话”板块推进,目的正是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思考、交流、表达的时空,鼓励学生在与特定的学习内容相遇中,在与同伴交流中,在与老师对话过程中,在特定的任务情境、教育语境中,逐渐地、自主化地生成自己的思维和见解。
附:导学单
1.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初读,说“读懂”的话。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读写人的文章通常需要读懂:“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事”、“这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想表达对他的什么情感”、“又是怎样来写的”等问题。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已经读懂了哪些内容呢?请简要写一写。
3.细读探究,感悟发现。
(1)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词,勾勒他们的心路历程吗?
(2)参议员们的态度变化与林肯的演讲息息相关。细细品读林肯的三段演讲,你觉得他的哪些言行特别巧妙?在书上作作圈画、批注,写下你的发现。
4.你想更多地了解林肯吗?可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三、实现表达生长
表达型课堂以大板块推进教学,教师由台前退至幕后,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只要学生大胆表达、充分表达即可,教师就可以听之任之、无所作为。恰恰相反,为避免学生的表达只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低水平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推进中,应充分预设学情,对话题展开中学生思维与表达上或许存在的困难作充分预估,这样,课堂中一旦发现学生思维受限或表达受阻,便可及时出手,进行点拨引领,促进提升。
《鞋匠的儿子》教学中,笔者预设“走进并再现参议员的内心”和“品读林肯的三段演讲词,评述其丰富内涵、表达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林肯的人格魅力”可能是难点。果然,在第一板块“说读懂的话”理解参议员们的“尴尬”心理,学生只会套用原文中的话语泛泛而谈,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笔者适当补充了“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最高领袖、三军统帅”“林肯与以前历届总统(例举)身世对比图”等事实资料,然后引导学生紧扣文中的关键词句和补充资料,角色转换说一说:如果你就是参议员,你心里会怎么想?这样,学生对参议员们的尴尬心理就有了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表达,也为第三板块的练笔,撰写“一个参议员的心路历程”埋下了伏笔。
再如,第二板块“说发现的话”教学中,教师抛出了“三段演讲,既不华丽,也不深奥难懂,却为何具有如此震撼人心、扭转局面的力量?看似平常的语言中,究竟暗藏着怎样的智慧和魅力?”这一开放性话题,学生在个体阅读批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大堂交流也确实能谈出自己的发现,但是,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尚处在“散点状”和“原生态”,而且,学生更多能发现和体会到的,是林肯的人格魅力,对于林肯演讲的表达特色则关注不够。这时,教师就需在肯定学生已有发现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引领:“请大家将林肯的三段演讲连起来读一读,想想林肯的三段演讲究竟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核心观点?”进而发现林肯的演讲魅力之一:核心观点鲜明坚定,针锋相对。至此,教师继续追问:“林肯演讲时,观点坚定鲜明、针锋相对,但在演讲的态度、语气、方式方法上,有没有以牙还牙、咄咄逼人?”学生很快说出林肯的演讲魅力之二,是态度方法诚恳谦逊,刚柔并济。而且,正是林肯“在原则性问题上的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寸步不让”和“宽容大度、谦和挚真、倡导平等”等态度的完美结合,使他的演讲智慧与人格魅力如此相辅相成,让本想羞辱他的参议员们不得不由衷折服,最终化为一片赞叹的掌声。
这样的点拨,让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获得了准确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方面的提升,实现了表达的生长。
参考文献:
[1]潘涌.积极语用教育观与阅读教学本质新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2][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绪论7.
[4][5][6]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4.104.1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