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26 17:2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吴春花
分享到:

 

  摘要: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心理性格、学习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根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环境农村留守儿童根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31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可见留守儿童数量庞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价值观偏离、行为习惯差、各种心理缺陷等。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如此之大,成长问题如此之多,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解释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的18岁以下的学龄及学龄前孩子。[1]由于学龄前的孩子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对事物认识的好与坏不是那么明显,社会接触面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因而,社会环境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影响也不是很突出。本文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学习的6—16岁阶段的学龄孩子。这些孩子或是与父母中的一方,或是与上辈老人,或是与家中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过着亲子长期分离的生活。

  2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影响的根源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但是他们和成人一样有着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所以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也是从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层面渗入的。

  首先是物质需求。人的物质需求当然是与衣食住行联系在一起的,衣食住行主要发生在家庭,家庭是社会环境最主要的一个单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富裕起来了,但是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在外面赚足够多的钱,让家中的孩子吃好、喝好、穿好、住好,以此来弥补孩子缺失的爱。父母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这种想法容易导致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孩子不再认为要先苦后甜,勤劳可以致富,与之相反的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他们内心日渐滋长,使他们贪图享乐、盲目攀比,变得懒惰消沉,没有学习动力,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供其生活、读书,他们认为是自己理所当然应当得到的,表现为冷漠自私,不再对父母心怀感恩。另外,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上辈老人都是吃过苦的人,舍不得孙儿孙女受半点苦,对孩子们基本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老人的溺爱最终导致孩子不听话,难以管教,甚至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一些行为问题。

  其次是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农村没有图书馆、文化宫之类的场所供他们打发节假日时间,他们要么宅在家里看电视,要么到镇上的网吧、游戏厅娱乐,或是驻足在贩卖凶杀、虚幻、色情书籍的摊店。一些电视节目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渐“娱乐化”、“低俗化”,不再是以给观众传递正能量为主,而是传递灰姑娘变公主、一夜成名等不切实际的幻想信息,导致未成年儿童形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无需踏实勤奋学习,就能一夜成名,一夜暴富[2];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存在引诱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行为,使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违反校纪校规,逃课、厌学,荒废学业;一些凶杀、虚幻、色情书籍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精神压抑、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对他人冷漠……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思想、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的亲子分离,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地享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影视、文学作品等混淆了他们对真善美、假丑恶的理解,容易影响他们的选择与判断能力,最终造成了行为习惯差、心理缺陷等问题。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