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评梅散文多样的主题与凄凉的风格
摘要:石评梅是五四时期的杰出女性作家,她的散文创作别具特色,本文从哀婉徘徊的爱情、明丽热烈的友情、暖暖不息的亲情三个方面展示主题的多样性。在作品真情流露的同时又具有凄凉冷峻的风格,表现浓郁凄惨的自传色彩,苍凉的意象与幽冷的意境和无处话凄凉的文字。使她的作品展现出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石评梅;散文;主题;风格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石评梅是一个任性率真的女作家,她执着地关注世俗的生活状态,尤其关注五四女性命运。身为女性的石评梅亲身体会到女子生存的艰难与不幸,以清醒的女性意识分析女性的生命中不同的情感,揭示出充满欲望的女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法逃脱的厄运。由于她的自觉的文学意识和对普通女性的人生状态的特别关注,她在描写女性的心灵情感时,更能透视出人类生命的本原状态,也更能深入到人性的深处。由于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年代,她的散文总是散发一股淡淡的忧伤,她冰冷的表面下藏着怒放的生命的热情,因此她创作主题变得多样而又瑰丽。
一、多样的主题
(一)哀婉徘徊的爱情
爱情,是石评梅包含着自己的血泪抒写的主题,在她的散文作品中,爱情的结局往往都是悲剧的,但细细品读又会让人觉得哀婉徘徊。作品的结尾留给人们的是道不尽的缠绵与忧伤,回不去的时光与记忆,很多都带有作者的反思色彩,而作品因为反思色彩的浓重又愈发感到深刻和隽永。从她的作品总能体会到作者对求之不得的爱情扼腕叹息,也对那种来自社会封建礼教下酿成的一桩桩家庭悲剧唏嘘不已。这也她本人的爱情坎坷的经历也有很大关系。如《我只合独葬荒丘》中“在落雪天里,她独自趋车去陶然亭,踏雪过小桥,来到君宇墓前,抱着墓碑,低低呼唤,热泪融化了身畔的雪;临走时,还用手指在雪罩的石桌下写下‘我来了’三个字,才决然离开。”[1]这篇作品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在她真实的爱情生活中,开始于一段失败的感情,期间她与高君宇因同乡而相识,互相爱慕,高君宇曾红叶题诗向她示爱;但是一则由于之前那段感情对她心灵的伤害还没有恢复,二则高君宇在老家有包办成婚的妻子,无法给她一个名分,她宁愿放弃那段感情,牺牲自己也不想让无辜的女人再受伤害,一直与高君宇保持着“冰雪友谊”。当高君宇去世后,她觉悟了从前受了社会舆论的蒙蔽,她将满腔血泪凝成文字,寄向黄泉。她万念俱灰,一心求与他合葬于陶然亭,不求生同寝,但求死同眠。在《夜航》中“他在那天曾郑重的向我声明:‘你还有什么不放心,我是飞入你手心的雪花,在你面前我没有自己。你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寻求,你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避免。”[2]字里行间中高君宇那封浓郁的感情让我们感动,更让石评梅感动。她的性格更多时候是封闭自我的,不像她的好友庐隐那样热烈奔放,能够彻底地向自己所爱的人敞开襟怀。“我极想抓住你——最初虽然不敢相信我能,但是现在我觉得我非抓住你不可。因为你,我可以增加生命的勇气和意义;……在这个世界,只要有一个知己,便一切都可无畏,便永久不再感到孤单。”[3](《云鸥情书集·寄异云二四》)石评梅正是缺少庐隐这种对爱情勇气,被自己的性格所制约,强烈的自尊心使她虽然开始与庐隐有相似的爱情,却不能像庐隐那样冲破封建伦理道德而大胆相爱,为自己想要的爱情而置旁人冷眼于不顾,所以有了与庐隐不同的爱情结果。她总是向中国那些历代的才女一样,将爱情视为圣物,面对着风雨漂泊,自怨自艾。像秦观的诗一样无边丝雨细如愁,宝莲垂钓小银钩。但是石评梅又是五四时期走出家庭的知识女性,她看到了禁欲主义和抑情主义是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看作是与天理等值的道德规范面前,人的感性生命被扭曲和压抑。体现在爱情婚姻上,就必须导致“礼教吃人”的悲剧。后来她在《妇女周刊》的发刊词中写道:“……粉碎偏枯的道德,……脱弃礼教的束缚。”[4]表现了她高度的理性觉醒,但是她自己却在实践中被住了,不能够粉碎旧的婚姻观念。她的愁的根源也来源于此,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成为她自身的心理冲突,她虽然有种种超前的理念但在现实面前她却无能为力。爱情上她爱的执着,越是执着就越痛苦。她的内心总有一架天平,时时在提醒她,在理智与情感,爱情与道德面前,她开始矛盾。她在散文中写道“我也觉得这许多年中只是命运铸塑了我,我何尝敢铸塑命运。”她的一生就在这痛苦挣扎中如流星划过了。
(二)明丽热烈的友情
友情是她散文创作的又一主题,在这一主题中,与爱情主题呈现出的哀婉徘徊所不同的是明丽而热烈的基调。在她的作品描述中,这些女孩都是五四时期的解放女性,有着共同的生活理念,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是她在人生中及时出现的“诺亚方舟”,一起传递着彼此的理念,分享女孩之间快乐的秘密,倾诉着各自生活的喜怒哀乐。如《致陆晶清的信之一》“晶清,在这样清静神秘的夜幕下,不禁又想到一切的回忆,心中的疑闷又一波一波汹涌起来。人生之网是这样的迷恋,终久是像在无限的时间中,向那修长的途程奔驰!这时风仍刮的可怕,火炉中的火焰也几乎要熄灭,望着这悠悠长夜,不禁想到渺茫的将来而流涕!我遂披衣起床,拧起那惨淡的灯光,写这封含有鬼气的信给你。”[5]这段文字表达出作者当时凄冷的心境,在面对着众多困惑时,她把目光转向了她的朋友,希望获得些许慰藉。在她的生活中,每当她遇到人生的困境时,这些挚友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她的身边,给她鼓励和勇气,让她不陷于绝望痛苦中,告诉她要对生命充满着热情。在作品《给卢隐》中写道“卢隐!我满贮着一腔有情的热血,我是愿意把冷酷无情的世界,浸在我热血中;知道终于无力时,才抱着这怆痛之心归来,经过几次后,不仅不能温暖了世界,连自己也冷凝了。我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青年人的养料惟一是爱,然而我第一便怀疑爱,我更讪笑人们口头笔尖那些诱人昏醉的麻剂。我都见过了,甜蜜,失恋,海誓山盟,生死同命;怀疑的结果,我觉得这一套都是骗,自然不仅别人连自己的灵魂也在内。宇宙一大骗局。或者也许是为了骗吧。’”[6]只言片语中表达自己爱情理想的破灭,对人生的怀疑,对世间那些誓言的质疑。探寻人生的出路与究竟,迟迟找不到答案,对信仰的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表达她心灵的挣扎与呼喊。热烈而又凄婉地诉说着自己的真情。朋友成为她最重要的情感支柱,她也正是依赖这种情感才支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寄海滨故人》“露莎!你听见我这样喊你时,不知你是惊奇还是抖颤!假如你在我面前,听见我这样喊你的声音,你一定要扑到我怀中痛苦的。半年来,我们音信的沉寂,是我有意的隔绝,在这狂风恶浪中挣扎的你,在这痛哭哀泣中展转的你,我是希望这时你不要想到我,我也勉强要忘记你的。我愿你掩着泪痕望着你这一段生命火焰,由残余而化为灰烬,再从凭吊悼亡这灰烬的哀思里,埋伏另一火种,爆发你将来生命的火焰。我总想这一瞥如梦的人生,能笑时便笑,想哭时便哭,我们在坎坷的人生道上,大概可哭的事比可笑的事多,所以我们的泪泉不会枯干。晶清或将在最近期内赴沪,我告她到沪时去看你,她的畸零,也同我们一样,请你好好抚慰她拿跋涉崎岖惊颤之心。”[7]这篇散文写于高君宇去世的第二年,虽然她受到的心灵创伤还未平复,但是她却鼓励露莎,希望她能从悲痛中走出,超脱于外物,她和晶清、卢隐、露莎这几个好友,同是天涯沦落人,尽管大家有事天各一方,但还是会常相聚,永远心灵相通、相慰。她们在这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高山流水,在不同的地方倾诉着自己的命运该去向何方。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