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中介语与洋泾浜、中式英语的异同(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1 15: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邓曦
分享到:

 

  由此看来,洋泾浜英语的词汇是有限的,并且在创造这次词汇时,兼有了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母语的音和目的语的义,共同构成了洋泾浜英语的词汇。

  除此之外洋泾浜英语语法上都将传统英语大大简化并且这种简化不是起源于学习者,而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母语掌握者。从语言的语用功能来看,洋泾浜英语起到了交流沟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有中介的作用。但是从这种混合语的产生来看,他并非是二语习得者的主观意识,而是从目标语向母语靠拢的过程;再从这种混合性语言的发展来看,洋泾浜英语虽然产生于母语的使用者,但是在后来的使用中,二语习得者将其发展,在更靠近目标语的同时,还是保留了大量的母语烙印。

  所以从严格的意义来讲,洋泾浜英语不是中介语,却符合了中介语的一部分特征和性质。但确是交流的中间语。在对外交流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三.中式英语的定义和特点

  洋泾浜英语曾在中国使用了长达三个世纪之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经济“全球化”,洋泾浜英语逐渐被中式英语替代。

  中式英语现在有个很符合他身份的名字——Chinglish。是ChineseEnglish这一词组的合成词。其义是指中国人学英语时将汉语中的部分语言现象带到英语中。其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以及词汇运用方面都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姜雅云在《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一文中,给出了以下定义:中式英语是外来的,形式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英语,大部分的中式英语都不能让人很好地理解。它是在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又是必须的一个阶段,是每个学习者都可能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学习者停止学习则也有可能不经历这一阶段)。

  Ford(1988:5)则将中式英语定义为:英语的一种方言——通常由将中文直接译成英文而形成,而且这种译法通常不合适。

  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英语规范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是不可理喻或不可接受的。

  金惠康指出:中式英语一般是对个体的语言特征而言,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经常受汉语文法干扰和思维范式干扰主要表现为不如人意的介入。学习者们为弥补英语水平的不足出于无奈而编造带有汉语痕迹的英语。这种英语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和创造性,是一个无共同规范的过渡语。由于中国学习者驾驭英语的能力有限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腔”。就产生了中式英语。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中式英语指的是一种拼写无误,外国读者感到奇怪、困惑甚至不懂的英文,它带有明显的中国本土文化的烙印,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语句结构的影响,不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习惯和心理期待,常常妨碍我们正常有效地与英语国家人事沟通。

  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当中。

  这类的中式英语算得上是中介语的典范。他会随着学习者学习的深入,变得更加规范,更符合目的语的语法结构。

  但是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中式英语”,他在生搬硬套汉语的语法是,更以搞笑为目的,如watchsister(表妹)、peoplehillpeoplesea(人山人海),这类中式英语根本算不上中介语。应该给予遏制。

  对比洋泾浜英语和中式英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语言现象,都是以使用交际为目的,洋泾浜更多的是借目的语的语言,而中式英语是照搬母语的语法规则。洋泾浜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中式英语方兴未艾。对于历史,我们可以尊重。面对方兴未艾的中式英语,语法的问题,词汇的误解与文化背景的缺失是英语教学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L.Selinker.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1972,(10).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01.

  [3]季压西,陈伟民.近代中国的洋泾浜英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1月第25卷第1期

  [4]李文中.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5]李卫东,李英.“新洋泾浜"汉语与“中式英语"对比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6期

  [6]方慧英.浅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7]游汝杰.《上海通俗语及洋泾浜》所见外来词研究[J].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

  [8]徐亮.跨文化角度的中式英语研究[J].教育教学2010.6

  [9]刘自强.浅析洋泾浜英语中国[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10]王倩,蔡逸群.从中介语理论角度看中式英语[J].安徽文学2009年2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